近日,在微信公開課杭州站現場,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宣傳部部長蔣楚劍現場全面解讀了作為首家“嘗鮮”微信支付的醫療機構,如何借助微信的連接一切的能力,實現醫院系統數據與***對接,更精準地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并加速推動移動醫療服務向智能化、自助化發展的新思路。
移動醫療服務智能化、自助化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微信公眾帳號上線后,患者僅需關注“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微信號:dentalhospital_whu)公眾帳號,簡單填寫相關資料,即可自由選擇相關科室、醫生,預約時間、輕松自助掛號,繞開傳統掛號時的漫長排隊繳費過程。
據了解,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微信公眾帳號目前已開通掛號、支付、查詢醫囑、推薦附近的門診、口腔健康教育視頻點播等功能,當患者在這里綁定就診卡后,還能查到就診當天的病例記錄,以及下次復診的日期等,非常便捷。下一步,武漢口腔醫院還計劃借助微信的連接能力,陸續推出微信查閱X光片、綁定醫療卡、藥價動態查詢等更多個性化服務內容。
“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嘗試使用微信支付的醫療機構。”蔣楚劍介紹,“我們會在相應醫生開診前8個小時發送提醒給掛了號的患者,患者到達醫院通過自助取號確認訂單信息,并通過微信支付直接支付掛號費后,即可直接去找醫生就診。這一切患者皆可自助完成,非常便捷。”
輕App+高效連接微信助力醫療機構信息化運營
蔣楚劍認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上線一個APP和讓用戶關注一個公眾帳號的性質是不不同的。下載一個APP不僅需要時間和流量,其功能也會較公眾帳號復雜,需要一定的學習時間。微信公眾帳號則更為輕量、突出最核心的功能,用戶更能夠接受這種方式。“之前我們也做過APP,效果不好。但做了微信之后,普遍反應不錯,推廣起來也輕松?,F在通過微信預約掛號的比例在不斷上升,自上線以來已經翻了3到4倍。”
“我們一直投入了很大精力去提升醫院信息化運營能力。”蔣楚劍表示,眾所周知,醫患關系是醫療機構運營過程中繞不開的老大難問題,很多醫患**究其根源,往往是因為患者的等候時間過長,而醫生的問診時間過短。
但有了微信預約掛號后,通過患者的自助化操作,即可輕松連接醫患雙方,患者再也不需要花費冗長的等待時間,很大程度化解了其焦躁情緒。此外,微信高效率的“蝴蝶效應”也成功引發了醫院內部管理的升級,“現在通過微信公眾帳號把號預約出去,醫院方面可以確保3天之內的可供掛號的醫生都在崗。”蔣楚劍透露,目前因為醫生不在崗位而導致的醫患**數量是零。
未來,武漢口腔醫院希望聯合微信,完成掛號、支付、排隊、確認的就診流程閉環,并完善醫生***,讓患者更準確地找到合適的醫生。“我們想借助微信的連接力量,構建一個信息化的外聯平臺,并規范所有的流程、接口,接入第三方企業,讓移動醫療服務向更智能化、自助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