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青島、南京、北京......一場威脅公眾就醫健康的血荒正逐步蔓延。血荒的發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然而季節性血荒似乎是一個很常見卻又很難解決的頑癥。
今年8月27日,云南省昆明市中心血站發布了10年來的首次血液保障二級預警。據了解,目前昆明的人口超過600萬,像這樣規模的城市比較安全的血液儲備量應該是在40萬毫升到50萬毫升之間,但昆明中心血庫目前存量只有兩萬毫升。
“北京血液中心庫存量為6000單位,每單位為200毫升,僅為標準庫存的50%。”據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北京市獻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介紹,現在已有一些醫院的非緊急、可以擇期的手術因缺血推后。
南京市血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求各級醫療機構臨床科學用血,節約血液資源,提高自身輸血率,按照衛計委、省衛生廳要求,二、三級醫院自體輸血必須達15%。
據權威數據顯示,自1998年獻血法實施以來,臨床用血中來自全國自愿無償獻血的比例,已從1998年的5%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99%以上;而采血量也從獻血法實施前的800余噸上升到2009年3600噸,獻血人次超過1100萬。但是,采血量增長的腳步卻遠遠跟不上臨床用血的“大步前進”:近年來,我國臨床用血需求量以10%至15%的速度快速增長。與此相比,當前我國人口獻血率僅為0.84%,遠遠低于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