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公立醫院欠薪,醫生被逼投訴:都拖欠半年了!網友回復衛健委的回應,打了誰的臉?
2023-12-01 08:34
閱讀:3188
來源:見文末
作者:愛愛醫小編
責任編輯:愛愛醫小編
[導讀] 最后籠子是騰出來了,鳥卻快餓死了。
據膠東在線“網上民聲”平臺,有醫院職工投訴:煙臺肺科醫院已經拖欠工資6個月,就連前幾年的精神文明獎和考核獎也沒發,職工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此前承諾的撥款補發和工資什么時候到位?時隔多天后,當地衛健委對該投訴進行了第一次回復:反映情況屬實,目前醫院正與財政局、主管局多方協調籌措資金,爭取早日發放工資。隨后有網友反駁:那并不是工資,而是取暖費!希望局領導醒醒,別像以前一樣,欠我們幾個月工資沒發,領導居然說:“財政困難,我們也是好不容才把第十三個月工資發下來”我們欠薪半年,你們視而不見,你們第十三個月的工資把你們著急的?看了網友的回應,和衛健委的回應,很顯然這樣的額處理結果并不能讓大家滿意。有員工表示:每個人都欠了好多錢,員工除了每天上班,還得兼顧討債,正是應了那句話“欠債的都是大爺”。然而,煙臺肺科醫院欠薪風波并非首次,早在2021年10月疫情期間,該院就因為欠薪被投訴過。當時芝罘區衛生健康局回應稱:煙臺肺科醫院是一所專科醫院,診療模式相對單一,底子薄弱,以及疫情期間的收治疑似病例,封閉式管理等各種因素,導致醫院經濟收入不佳。另外健康局還承諾醫院正在積極想辦法籌措資金,盡快完成工資發放。其實,這一兩年被爆出欠薪的醫院不止煙臺肺科醫院一家。11月1日,湖南益陽康雅醫院欠薪、解聘700多名員工引發關注。11月3日,河南汝州婦幼保健院員工在醫院門口拉橫幅、高舉喇叭直呼“生活無法維持”也引發了輿情,據了解該院已經拖欠員工工資一年多。而當地相關部門的回應更是“硬核”:一句沒錢,不知道如何解決當前欠款問題,就打發了眾人。按理來說,醫療是剛需,醫護可以穩坐**。可現實比想象中殘酷得多,自疫情以來,醫院倒閉的消息不時傳出,醫護則不是降薪,就是解聘。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名醫院院長更是直言表示:“哪個醫院沒有或明或暗的降薪?即使表面不降,扣績效也是難以避免的,你們不干,大把醫學生等著干,有的是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這句話大家并不陌生。如果是往年,聽到老板甩出這句話,不少人分分鐘鐘離職。可是今年,大部分人都支棱不起來了,看在錢的份上,把委屈咽下,繼續當個勤勞的搬磚人。其實,醫院虧損不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早在2016年,醫院就開啟了“虧損”,這一年也被許多人稱之為公立醫院虧損元年。在2016年,國家為了減輕老百姓的就醫負擔,開展醫藥價格改革試點,其主要舉措就是取消藥品加成。在2017年,國家發改委再發公告,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在這“雙取”政策影響下,藥品、耗材變成了0利潤,以往“以藥養醫”的情況,徹底被掐滅。又因為政策原因,醫院不能被強制執行。也就極易產生靠財政補貼存活的“躺平”局面。如一名醫院管理者說:“公立醫院虧損的原因離不開藥品取消零加成的政策,一些醫院轉型不及時,未推行精細化管理,將會呈現靠財政補貼存活的‘躺平’局面,變得越來越差,瀕臨破產。”本來潮水是慢慢褪去,現在由于外力的作用,潮水褪得快了,情況一下子暴露出來。就像葫蘆島市衛健委稱:“公立醫院的虧損根本原因在于,遠超過自身能力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源源不斷的各類醫療設備投入、薪酬績效不合理等導致的公立醫院債務高筑問題。”其實公立醫院扭虧為盈除了靠政策利好,更重要的是必須加強自身運營管理能力提升,嚴控設備采購、人員招聘,創新推出患者真正有需求的差異化醫療服務產品。提倡“騰籠換鳥”沒錯,但在騰籠子的過程中,卻沒有給鳥喂飽食物。工作量增加大幅對應的卻是薪資大幅度的縮水,付出與收入嚴重不成正比,甚至出現了付出得越多,收入反而越少的情況,工作積極性被嚴重打擊,職業獲得感消失殆盡。再過幾年還會有好醫生嗎?我們以后的健康如何得到保障?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