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高鉀血癥該如何處理?
2022-07-02 16:00
閱讀:2624
來源:院前急救聯盟
作者:愛愛醫小編
責任編輯:愛愛醫小編
[導讀] 如何正確處理高鉀血癥?
高鉀血癥是電解質紊亂的一種,主要是血清鉀濃度高于5.5mmol/L。鉀是一種對人體至關重要的無機離子,正常人體中鉀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少量存在于細胞外液中,血鉀主要是反應細胞外液的鉀離子濃度,正常情況下互相交換,保持動態平衡。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維持機體 (主要是細胞內) 容量、離子、滲透壓及酸堿平衡;維持神經肌肉細胞膜的應激性;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通過細胞膜Na+-K+泵改變鉀在細胞內外液中的分布;通過細胞內外H+-K+交換影響細胞內外鉀的分布;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內外的跨膜轉運電位,改變鉀的排泄;通過醛固酮和遠曲小管調節腎排鉀;通過出汗或結腸排鉀,保證鉀離子濃度在3.5-5.5mmol/L。高血壓;心律失常;服用利尿劑和瀉藥;或者存在電解質紊亂的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腹瀉和嘔吐;重癥監護病人需要隨時觀察病情的患者。在機體調節功能(細胞內外轉移和腎臟的排泄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消化道攝入過多一般不會導致血鉀明顯升高,但短時間內攝入太多,也會發生明顯的高鉀血癥。這是導致高鉀血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如:① 腎衰竭;② 有效循壞血量下降; ③ 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 ④ 保鉀利尿劑。比如氨苯蝶啶、螺內酯的使用。導致血鉀濃度急性升高,但細胞內濃度不降低,機體鉀含量正常。比如擠壓綜合征、血標本長時間放置導致溶血等。由血液濃縮(脫水)導致的血鉀濃度升高,多伴有高鈉血癥、高氯血癥和高滲血壓,且為一過性。
細胞內的鉀離子大量轉移至細胞外導致的高鉀血癥,常見于酸中毒、低鈉血癥、高分解代謝狀態和高鉀性周期性麻痹。
高鉀血癥可以出現心悸、肌肉輕度震顫、手足感覺異常、肢體軟弱無力、膝腱反射的減退或者消失、嚴重可至肌無力和麻痹,甚至呼吸肌麻痹。高鉀血癥可以出現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或快速心率失常、最嚴重的是室顫或者心跳驟停。2、根據患者情況減少飲食中含鉀的食物的攝入,如香蕉、橘子、橙子等。3、停止使用補鉀的藥物,如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氯化鉀注射液、乳酸鈉林格等。4、停止使用保鉀的利尿劑如氨苯蝶啶、螺內酯、ACEI降壓藥物等。10% 葡萄糖酸鈣或 5% 氯化鈣 10 ml+5%GS 20-40 ml 緩慢靜脈推注 10 min,5-10 min 內無效可再次應用(患者應用洋地黃類制劑,鈣劑應用需慎重,推注速度要慢,或避免使用。)該方案起效快、但是維持時間短。5%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靜脈點滴,補充血容量而稀釋血清鉀離子,又能促進鉀離子轉移到細胞內或由尿液排出,同時可以糾正酸中毒。50% GS 50 ml 或 5%-10% GS 500 ml + 短效胰島素 6--18u(按每 4 g GS 給予 1u 短效胰島素靜滴),10-20 min 起效,持續 4-6 h,適用于血糖 <14 mmol/l 患者。利尿劑:首選袢利尿劑(呋塞米或氫氯噻嗪等)。腎功不全患者需要注意。交換樹脂:選用鉀樹脂15g口服,每日2-3次,無法口服的可以選擇灌腸,可以從消化道排出鉀離子。血液透析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腹膜透析療效相對較差,且效果較慢。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