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湖南省財貿醫院,醫生覃揚程邊畫簡易圖譜,邊講解病情。圖/記者華劍
醫患之間的溝通,醫生講的醫學術語,有時候患者不一定聽得懂。
湖南省財貿醫院急診科醫生覃揚程從醫20年,從10多年前開始,形成了一種習慣。在給患者診治時,他邊聽患者描述癥狀,邊畫解剖圖譜,再借著圖譜,給患者分析病因。這既讓患者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又做了醫學科普,“讓患者少走很多彎路”.
11月30日上午,湖南省財貿醫院(簡稱“財貿醫院”)急診科,一名胃痛患者坐在覃揚程醫生面前。覃揚程拿起一張掛號單,邊詢問患者情況,邊在掛號單背面畫簡易的胃部解剖圖譜。之后,再根據患者的癥狀,為其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胃痛。
一會兒,一張簡易圖譜完工,聽著覃揚程的分析,患者連連點頭。臨走時,他把圖譜也拿了回去,“留個紀念”.“這種方式很獨特,我也聽得懂。”他說,覃揚程畫的圖譜很形象,讓自己了解到導致胃疼的各種原因,“聽了他的講解,我就放心了,只要做B超排除下,回去吃點藥就可以了”.
42歲的覃揚程是急診科一名醫生,與其他醫生不同的是,他給患者講解病情時,說的不是難懂的醫學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畫圖譜的方式,簡單明了地讓患者了解病情,同時又做醫學科普。用覃揚程的話來說,就是“多和病人說幾句,免得他們走彎路”.
覃揚程回憶,不久前,一名年輕女子到急診科就診,說是左下腹痛。在到財貿醫院就診前一周,她曾在其他醫院診治,當時血常規、腹部及婦科彩超均無異常,后來疼痛自行緩解后,再次復發。
“當時家屬很著急,要求再做一次彩超。”覃揚程說,他做了相關診療后告訴患者,根據他的經驗,一周前檢查的項目,沒有必要重復,只要做個簡單的尿常規,再排除妊娠,十幾塊錢就能查出病因。但是,當時患者家屬有些懷疑。為了打消他們疑慮,覃揚程拿過一張廢棄的掛號單,在背面簡單勾勒出一幅泌尿系統解剖圖譜,邊畫邊向家屬解釋,可能是哪些原因導致患者腹痛。最終家屬接受了他的建議,“結果和我推測的一樣,是結石導致的”.
覃揚程是常德石門人,祖輩三代從醫,他受父親的影響成了一名醫生,從1996年畢業實習,2004年來到長沙,如今已經從醫20年。他說,爺爺曾是村里的鄉村醫生,父親也是醫生,三兄妹中,姐姐也是一名醫生。“我算是子承父業,感覺從醫蠻好的。”
為什么喜歡畫圖譜?覃揚程解釋說,小時候住在學校,可以跟老師學一些特長愛好,當時他就比較喜歡畫畫。后來,做了醫生,也沒有放棄這一愛好。“畫簡易的解剖圖譜大概有十多年了。”2005年,覃揚程到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進修,暗下決心一定要掌握好胃腸鏡操作技術。由于當時網絡不發達,一些專業書籍也買不到。他就找老師借了一本書,回去把書抄了一遍,最后抄錄了一本《胃腸鏡學習筆記》。在筆記中,他畫了許多圖譜,邊畫邊揣摩老師的操作。
“抄抄書,畫畫圖,已經成了我的一種習慣。”覃揚程說,三年前,他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修學習16個月,輪轉了大內科及急診ICU.在學習間隙,他也畫了很多圖譜,現在每學一門新技術,他都會抄下書,畫畫圖,“既能加深記憶,也能讓我的業務更加熟練。”
講述
畫圖成了一種溝通方式
在覃揚程的一疊筆記本上,除了摘抄的文字筆錄外,最搶眼的是他畫的各種簡易解剖圖譜。記者注意到,這些圖譜涵蓋了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肌肉、骨骼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腎臟、肺部等器官也躍然紙上。
覃揚程說,急診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醫生能很好地與患者溝通,邊畫邊說成了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
“有些外地來的患者,你說的話,他不一定能完全聽懂。”他說,因為醫院處于鬧市,時常碰到很多外地游客突然患病,還有一些外地來長沙工作的人,在給患者看病的過程中,交流相對困難。他用畫圖譜的方式和對方交流,溝通會順暢很多。有些患者在診斷之后,
還會把他畫的圖譜帶走,“他們說留著做紀念”.不過,也有一些患者對覃揚程畫圖譜不太買賬。此前有一名結石患者找覃揚程診治,進門就要做各種檢查,“我畫圖給他分析病情,他卻說只要不疼就行了”.
“只要急診的人不多,病人又愿意,我還是會畫一下。”覃揚程說,作為醫生,有時候多和患者說一點,對于他們來說,可以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