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生工作很輕松?大錯特錯!
2016-11-01 18:17
閱讀:11023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麻醉師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就是手術前對患者打一針而已,很多人甚至覺得這份工作相當輕松,沒有技術含量,居然還好意思收取那么高的麻醉費用與紅包,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和接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麻醉師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就是手術前對患者打一針而已,很多人甚至覺得這份工作相當輕松,沒有技術含量,居然還好意思收取那么高的麻醉費用與紅包,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和接受。
事實上麻醉醫生為病人打一針麻藥后,要不了多少時間,病人就昏昏沉沉、意識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一切記憶就停留在睡前的那個時刻,而麻醉醫生之后所做的工作對病人來說一直是個謎,這個期間,麻醉醫生為病人做了些什么呢?
麻醉醫生的工作,總結起來是這樣的:一份繁瑣的、緊張的、忙碌的、揪心的、疲憊的、和死神抗爭的,類似后勤組、幕后組性質的、不為廣大群眾所知的工作。
在每臺手術的過程中,密切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以及維持生命體征穩定是麻醉醫生最最重要的工作。必須得時刻盯在那兒,隨時觀察病人的各種情況。“所有的管道,像呼吸管道、靜脈輸液管道、給藥管道,都需要保持通暢。這些小細節太多,單個問題出現不要緊,累積起來可能會犯大錯。任何事情都應該預計在先,要不停地巡視自己這一片領地,保證它不出任何錯誤。所以,我們在精神上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一位麻醉師總結道。
對于較大的手術,麻醉醫生的工作難度不亞于主刀醫生的難度。有時候遇到突發狀況,還要暫停手術建立其他靜脈通道并輸血,甚至有時候還被迫改變手術方式,相應的變化,麻醉醫生就要立即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術后還要讓患者及時蘇醒,這對于**的精確把握是一門很大的技術,因此,一臺大手術對麻醉醫生的要求是相當高的。
有時忙的時候,要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九點,中途就吃飯、喝水、上洗手間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你必須要守在病人旁,時時刻刻關注病人的生命體征和手術的進程。因為一旦你離開,手術間里的其他人員根本沒有閑功夫時刻關注病人生命體征。一天幾乎快要上12個小時的班,沒有人認為是拖班了,只會感到很慶幸今天的班終于上完了,第二天還得繼續同樣的工作。說白了,麻醉醫生是陪著手術醫生一起干,只是關注的焦點不同。
手術中,除了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巡回、洗手護士,他也只顧著埋頭認認真真快速進行切割、電凝、縫補、遞器械,沒有一絲空余的時間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可以說,他們在臺上,巡回護士和麻醉醫生在臺下;他們在臺前,麻醉醫生在幕后;他們在治病,麻醉醫生在救人。
最近,連續發生幾起麻醉醫生因為過度勞累而出現猝死的新聞報道,《焦點訪談》對這一現象做了一些報道。很顯然,這絕對不是打一針的工作。美國著名華裔麻醉學家李清木教授在上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很多人都認為,麻醉科醫生的工作,不過就是給病人打一針、睡睡覺那么簡單,怎么拿的薪水卻那么高呢?絕大多數嘉賓一邊倒的支持給麻醉科醫生降薪。這時,出席這次辯論會的麻醉科醫生說了一句名言:“其實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全場立刻安靜下來。
他接著說道:“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我收的費用,和我拿的薪水,不過是打完針后看著病人,不要讓他(她)因為麻醉或手術出血而死去,并保證他們在手術結束后能安全醒過來。如果你們認為我錢拿多了,也沒問題,我打完針走就是了”.從此美國不再爭論麻醉科醫生工資是否太高的問題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麻醉醫生在維護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了。
手術醫生重要而麻醉醫生也同樣重要。如果說,主刀醫生是要把病人身上不好的東西拿掉,然后換上新的,或者拿掉壞的再縫好,那么麻醉醫生就是為手術營造了一個安全穩定的手術環境,全程監護患者身體狀況,保障手術順利開展的清道夫,他們的工作量一點也不比主刀醫生要小,甚至有時候更大,更累。因為有了麻醉醫生的保駕護航,外科手術在近一個世紀以來才得以突飛猛進地發展,外科醫生才得以在手術臺上從容不迫地進行各種操作,患者才得以平穩度過手術最危險的階段。也正是因為麻醉醫生對鎮痛工作的積極參與,無疼人流、介入、無疼胃鏡等操作檢查才得以廣泛開展,無數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的巨大痛苦才得以緩解。
希望社會各界能改變對麻醉醫生的偏見認識,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陽光下的一張張笑臉。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