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不容易,需要通過大大小小的考試,而英語總是諸多考試、乃至晉升中的一個“門檻”.作為醫生,經常要查看英文文獻,甚至用英語發表論文,英語的掌握程度自然不在活下,況且上學時已經考了“***”,那么成為一名正式醫生后還對此作硬性要求真的有必要嗎?好在近日國家下發文件:職稱考試將與英語計算機脫鉤。其實,醫生要考英語不僅是中國的特例。
在美國這樣一個講英語的國家,對醫生也有英語考試的要求,這簡直是匪夷所思,但這樣的要求真的存在。
據悉,在美國,要想成為一名正式醫生,要通過Step1(基礎醫學考試)、Step2 CK(臨床醫學知識考試)、Step2 CS(臨床技能考試)、Step3(臨床醫學知識綜合應用考試)這幾個考試之后,才算通過**資格考試。
醫學們也很納悶:這么多考試真的有必要嗎?那個Step2 CS就是考察醫生能否用英語跟患者溝通、記錄病情。這種考試就跟問你會不會寫字一樣。醫生每年的通過率是95%.關鍵是考試還得交1275美元的考試費,而且還不包括車費、住宿費。很多醫生質疑:為一個這樣的考試花上高額的代價,真的有必要考嗎?
目前,哈佛醫學院的學生已經開始發聲要求取消這個“多此一舉”的考試。**書發出后,3天之內就獲得了1000多人的簽名,一個月內已經有12600位醫學生表示支持。目前美國醫療協會表示正在考慮是否取消該考試,六月份會公布結果。
醫生的主要精力還是應該放在臨床上,過多不必要的考試只能讓醫生分散精力,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這就需要晉升和考核制度的進一步改革,釋放醫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