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學進展 > 科學家找到肝癌早期診斷新標記物

科學家找到肝癌早期診斷新標記物

2011-12-01 16:20 閱讀:109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申瓊鶴
[導讀] 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數小時內準確預報肝癌。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宣布,該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在肝癌早期診斷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準確預報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標記物;早期肝癌診斷準確率接近90%。檢測方便,只需抽取1毫

    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數小時內準確“預報”肝癌。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宣布,該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在肝癌早期診斷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準確“預報”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標記物;早期肝癌診斷準確率接近90%。檢測方便,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數小時內得出結果。該項研究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臨床腫瘤領域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美國《臨床腫瘤學期刊》上。

    據介紹,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全世界50%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發生在中國。肝癌起病隱匿,超過60%的肝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經進入中晚期,總體5年生存率只有7%左右。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肝癌診斷標記物為甲胎蛋白,簡稱AFP。然而,AFP診斷肝癌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并不十分理想。在妊娠婦女、急慢性肝炎、生殖腺腫瘤和胃腸道腫瘤等人群中AFP亦可能升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科研團隊與復旦大學病理系合作,經過三年攻關,終于在肝癌患者血漿中篩選到了由 7個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組成的早期肝癌診斷分子標記物。對于小于2cm的肝癌診斷準確率接近90%,效果優于傳統的AFP。

    據悉,今后,利用該血漿microRNA診斷模型可以診斷小于2厘米的早期肝癌,使一大批原來由于缺乏有效診斷而失去治療機會的肝癌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可望整體上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從而開創肝癌早診早治的新局面。目前該成果正在申請中國、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國家的專利。不久即可應用于體檢和臨床推廣,造福于廣大肝病患者。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南岸区| 岑巩县| 长岭县| 岳阳市| 柳州市| 西乌| 揭东县| 盐边县| 沙田区| 台东县| 英吉沙县| 客服| 宜君县| 赣州市| 望都县| 济阳县| 临猗县| 镇宁| 高碑店市| 阿拉善左旗| 安远县| 太和县| 克东县| 屯留县| 大城县| 台南市| 阜新市| 霍林郭勒市| 汉阴县| 临桂县| 和田县| 武川县| 永仁县| 吴堡县| 湟中县| 公主岭市| 钟山县| 炉霍县| 日土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