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艾滋病夫妻在昏暗的燈光下等待孕檢。艾滋病母親已懷有7個月身孕,目前孩子健康狀況良好,她說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健健康康。
今日是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在標準的艾滋病防止程序中,其中一環必不可少,那就是必須告知當事人,且所告知的所有隱私均被嚴格保密。這便是艾滋告知制度。
2000年始,包括浙江在內的省份,首先推行艾滋告知制度;2007年3月,告知范圍進一步擴大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或監護人。
但在湖南,艾滋告知這個關鍵性的一環,目前在執行中卻面臨著不到位的窘境。而記者昨日了解到,我省或將很快出臺地方法規,規范艾滋告知。
遲來的報告
2007年,已有6年吸毒史的岳陽人劉小東(化名)被強制戒毒后,通過服用美沙酮替代海洛因治療毒癮。當年6月11日,劉小東前往岳陽市疾病控制中心,辦理美沙酮治療卡。辦卡需要抽血化驗,劉小東順便做了次HIV檢測。
隨后,醫生通知劉小東再來抽血化驗,10分鐘后他接到醫生通知:他是一個艾滋病攜帶者,且在2003年就有檢測結果,但當年的檢測機構并未將此結果告知他本人。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全國約56%的感染者尚不知自己患艾滋。
告知壞消息,目前主要由主治醫生完成
“非常抱歉,根據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確診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你已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每次與病患進行溝通時,鄭煜煌一般會用這樣的句子作為開場白。
在坊間,艾滋病檢測陽性結果告知員一般被稱為壞消息的通知者。鄭煜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傳染科主任醫師,便是這樣一名壞消息的通知者。
從2000年開始,鄭煜煌和他的工作組已啟動了一千多名艾滋病人的看病及治療,這就意味著鄭煜煌和他的小組成員已經在一千位病人面前說出同樣的開場白。
“就算重復多次,我也無法估計到他們的反應是什么,幸好我遇到最嚴重的病人也沒有經歷過自殺這樣的極端行為。”鄭煜煌手扶著椅子,“曾經有個40多歲的病人得知消息后,當場軟癱在我面前。他不停地重復說‘完了,完了,死定了’,這等于是被判了死刑,如同墜入了萬丈深淵。”
從2006年3月起,我國開始施行《艾滋病防止條例》,艾滋病告知制度得以在國家的制度層面上確立,只是內容相對簡單——對確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將其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告知本人;本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應當告知其監護人。
浙江、甘肅等地也在疾控中心之下設立了專門的告知員制度,即由專門的人員負責艾滋病檢查結果為陽性人員的告知事宜。
而在湖南省市各疾控中心,卻未有如此明確的分工規定。一般而言,這項工作由艾滋病患者所在醫療機構的主治醫生來完成。鄭煜煌作為湖南省醫學會艾滋病學組組長,成為了一名告知員。
作為一名艾滋病告知員,首要的任務是告知,其次是要保證所有的隱私被秘密保存。姓名、年齡和家庭住址等任何隱含個人身份的信息被嚴格禁止傳播,在他的工作室內整齊陳列的病例報告表上,患者姓名一律被各式的英文字母代替。曾有記者試圖打聽病患的姓氏,被當場阻止,“不要問姓名,禁止傳播。”這些保密措施具體怎么執行,“有些是國家或者省疾控中心的規定,有些則是在實踐過程中自己摸索出來的。”
告知的方式是按照省疾控中心告知規范要求來執行的,比如告知現場不得由除病患和告知員之外的其他人在場,不得采用電話、捎信、轉告等方式告知等等。
“我會向他講解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識,同時要求他一定要做到不能和其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動員配偶做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最后,我也會告訴他,今天我們談話中涉及到他個人隱私的內容都會替他嚴格保密。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
“是否需要像其他省市一樣,建立專門的告知員?”記者問。
“我們直接接觸患者,對他們的病情有最直接的了解,這個時候,最好的告知員就是我們。”鄭煜煌說。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