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
2018-07-31 14:12
閱讀:2724
來源:愛愛醫
作者:李培哲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當今,肥胖是一種病,早在1948年,WHO便將其列入疾病分類名單,肥胖癥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癥群,病因主要分為內外因,外因以飲食過多而活動過少為主,熱量攝入多于消耗,導致脂肪合成增加;內因為脂肪代謝紊亂而致肥胖。
當今,肥胖是一種病,早在1948年,WHO便將其列入疾病分類名單,肥胖癥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癥群,病因主要分為內外因,外因以飲食過多而活動過少為主,熱量攝入多于消耗,導致脂肪合成增加;內因為脂肪代謝紊亂而致肥胖。
肥胖治療的兩個主要環節是減少熱量攝取和增加熱量消耗,以行為、飲食、運動為主的綜合治療,必要時輔以藥物或手術治療。減重手術又稱代謝減重手術(metabolicandbariatricsurgery.MBS),是目前公認的治療肥胖療效最顯著且持久的方法,同時可明顯改善肥胖相關合并癥,術后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也能得到長期改善。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及減重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目前主流的手術方式有4種:袖狀胃切除手術、胃旁路術、胃束帶手術和胃內水球療法。
眾所周知,肥胖是目前2型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增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輕度肥胖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但通過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很難使體質量得到長期控制。接受減重手術治療的肥胖患者,其術后2型糖尿病緩解率較高并能長期維持,這是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快速發展的基礎。減重手術不僅在短期內能達到最佳的體質量減輕并且能長期維持,同時可顯著而持久地緩解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
2012年,schauer等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中納入1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齡為49歲,平均病史8-9年,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為(HbALc)為9.2%,平均體質指數(BMI)為36kg/m2;將其隨機分為3組(每組50例):藥物強化治療組、藥物治療聯合胃旁路手術組、藥物治療聯合袖狀胃切除手術組。結果顯示,治療12個月后的HbAlc≤6%的患者比例依次為12%、42%和37%;HbAlc分別下降到7.5%、6.4%和6.6%;體質量分別下降5.4kg、29.4kg和25.1kg。提示肥胖2型糖尿病手術治療的效果是常規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的。這是手術有效治療成人肥胖合并糖尿病提供了目前為止最高級別的臨床證據。
越來越多的回顧性研究提示減重手術可用于治療青少年肥胖癥。但能否成為治療青少年肥胖的有效手段,仍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來驗證。Inge等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報道了242例青少年肥胖患者接受減重手術3年后的體質量和健康狀況。3年隨訪結果顯示術后患者體質量減輕為27%,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血壓和血脂異常的緩解率分別為95%、76%、74%和66%,生活質量相關指標也得到顯著提高。但低鐵蛋白血癥的發生率達57%。
由于需要的隨訪時間長、樣本量大,故而導致關于減重手術預防糖尿病的臨床研究較少。Carlsson等于2012年8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一項來自瑞典的前瞻陛、非隨機對照研究(sos研究),主要比較了1658例接受減重手術患者和1771名非手術患者15年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入組前均無糖尿病。該研究結果顯示,減重手術術后10和15年體質量下降均為20kg,而對照組均<3kg;對照組和手術組15年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分別為2.84%和0.68%。
由此提示,與未接受手術干預的肥胖患者相比,減重手術能使體質量明顯下降并得到維持,這種長期的體質量變化使肥胖患者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該研究有力證明了,對于肥胖2型糖尿病的預防,減重手術比常規護理更加有效,減肥手術對2型糖尿病具有明確的預防作用。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