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浙江“陽光工程”
我省推行醫療服務陽光用藥工程
醫生連續兩月“偏愛”同種藥將被約談
醫院的9項指標須向社會公示
去醫院看門診,醫生開了什么藥?看一次病需要花多少錢?醫院使用的藥物中,有多少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每個住院病人平均要花多少錢,其中有多少是藥錢?
今年2月起,浙江省衛生廳根據省紀委、省監察廳、省**糾風辦統一部署推出了《醫療服務陽光用藥工程實施方案》,對“陽光用藥”作出明確規定。這份實施方案除規定讓病人明明白白看病外,還明確醫院的抗菌藥物占藥品使用比例、不合格處方率、大處方比例、抗菌藥物在門診處方的比例、平均住院日等9項指標均須向社會公示。
臨床用藥服務實現“三知道”
30多歲的小周牙齦上長了一個包,拖了近半年才去市一醫院檢查。“開始時感覺不痛,所以就沒去理它了,但最近發現這個包越來越大。”小周剛說完,就受到醫生的嚴肅批評:“你如果想保住這顆牙齒,就應該早點來。”
拍片觀察后,醫生耐心地向他解釋:“你這顆牙齒有一半的神經壞死了,我要把這些壞死的神經抽出來,可能會有點痛,稍微忍一下。抽出來后,再把藥和其他材料填進去。”醫生告訴小周,起碼要來四五次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你的牙齒有點發炎,家里有沒有頭孢等消炎藥?”醫生問小周,他搖搖頭。于是,醫生給他開了一盒“頭孢丙烯膠囊(福新王)”,一盒“替硝銼片(可立泰)”。
牙齒經過醫生處理后,小周去窗口付了錢,拿到一張收費收據。這次看牙齒,他一共花了215元。收據上清清楚楚寫明:檢查費即口腔X線一次成像(1次)25元,治療費190元,其中包括牙髓摘除術15元、根管預備30元、根管再治療術135元、口腔局部沖洗上藥10元。
“一張單子,哪些項目付多少錢,列得清清爽爽,讓人心里有數。小時候也拔過牙,那時就告訴你交多少錢,收據上就一個金額,沒有這么細。”小周告訴記者,“口腔科外面的墻上貼著價目表,寫著各項收費,這樣花錢明明白白,讓病人放心。”
據了解,為讓病患更清楚地了解所用藥物的價格,這次“陽光用藥”工程中有一項,就是臨床用藥服務實現“三知道”,患者能從醫師或藥師的醫療和藥事服務中知道所有藥品的相關知識;能從醫院公示載體和費用清單中知道藥品的準確價格;能從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的公示載體中知道相關醫院合理用藥的信息。
醫生連續兩月“偏愛”某藥要被約談
今年2月,金華永康唐先鎮衛生院的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銷售額是8514元。到了3月,該藥物的銷售額突然猛增至13387元,漲幅為57%左右。
前后兩個月,這家衛生院的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量為什么突然增加?難道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該院的藥師委員會及時介入進行分析,發現3月是流感高發期,發生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特別多,而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種化痰的藥物,可以促進呼吸道內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減少黏液的滯留,促進排痰,改善呼吸狀況。“該藥物除了以鹽水的形式進行注射外,還可以作為噴霧使用,特別是用于小孩子比較多。”永康市衛生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
記者從浙江省衛生廳了解到,全省各級醫院建立了關于用藥的動態預警機制,加強對臨床藥物,尤其是抗菌藥物使用的分類管理。每月或每兩月,醫院的藥師委員會對本醫院使用最多的前十名藥物進行分析,如果發現某類藥使用突然增多,或者某醫生連續兩個月都“偏愛”開某種藥物,那么,使用該藥物的醫生將會被約談,當面分析原因。
“陽光用藥”給老百姓看病帶來更多實惠
省衛生廳表示,“陽光用藥”可以解決“大處方、濫開藥、開貴藥”現象,可以使患者醫藥費用負擔有效控制,給老百姓看病帶來實惠。
比如杭州江干區,全面推行“定藥品比例、定處方金額、定輸液組數、定抗生素使用比例”的陽光用藥“四定控制法”,均次用藥費由69.6元下降為47.81元,處方均值由129.16元下降為87.05元,藥品比率由81.93%下降為72.88%,月均輸液導致的投訴量由1.1起下降為0.49起。
根據“陽光用藥”的相關規定,實施“陽光用藥”后,可以使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總量和結構合理。根據相關規定,國家和省增補的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使用金額比例:三級甲等醫院≥20%,三級乙等醫院≥25%,二級甲等醫院≥30%,二級乙等醫院≥35%;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三級醫院≤45%,二級醫院≤50%;抗菌藥物占藥物使用比例:三級甲等醫院≤23%,三級乙等醫院≤25%,二級甲等醫院≤28%,二級乙等醫院≤30%。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