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是根據國家科委(93)國科發信015號文件批準創刊的全國性學術刊物。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承辦。
主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
協辦單位:湖北康鶴藥業有限公司、陜西盤龍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編輯: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
雜志自創刊以來,嚴格遵守黨和國家有關出版法規、政策,堅持“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認真貫徹和體現國家有關科學技術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條例;正確執行有關保密、版權、專利、國界等項規定。積極倡導科技道德和編輯道德。堅持服務學科建設、服務科技進步、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的辦刊目標。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的辦刊宗旨是振興中醫骨傷科事業,促進中醫骨傷科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交流學術經驗、傳遞骨傷科最新信息、反應骨傷科研究動態及國內外發展狀況,推動中醫骨傷科工作的深入開展。2008年新辟學者論壇、骨科護理等欄目,使欄目更豐富,能更好地傳達學術成果。本刊基本能反應本學科學術水平和發展動向,及時報道國內外骨傷科重大科研成果(含階段性成果),注重文獻綜述欄目的數量和質量,通過對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文獻綜述,使廣大骨傷專業工作者迅速掌握各個專業的研究進展與存在問題,有力推動了骨傷學術發展。2007年度對創傷、骨關節病及骨傷科疑難病癥進行選題計劃做了重點報告。發表論文均有創新性,有突破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刊注重理論與實踐,當前與長遠,應用與儲備,學科發展與新學科生長點,填補空白,注重高新技術基本性研究和科學技術轉化生產力。報道了多篇新藥研究論文,在臨床報道欄目中注重實用性的論文。根據2008年9月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信息資源中心提供的《中國期刊計量指標數據庫(2008版)》中顯示,《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7年度的影響因子為0.42,而且其中他引總引比為0.91,五年影響因子為0.479。說明本刊在骨傷專業學術期刊中有較高的影響力。同時《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被列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認真貫徹國家有關出版標準,學科專業名詞和術語統一、標準、規范。我刊在編輯規范、欄目設計、版式安排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步。根據骨傷科發展情況和讀者需要提出近、中、遠期報道計劃,努力減少稿件在編輯部的滯留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報道出去,減少信息貶值,本刊審稿周期為六個月,對基礎和實驗性研究論文,我刊向作者承諾審稿周期為三個月。 2007年本刊應廣大讀者、作者及社會同仁的要求由過去的雙月刊改為單月刊,在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況下,雜志社領導和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在保證雜志質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務。共收論文1203篇,發表408篇,采用率33.9﹪。努力做到選題配置得當,欄目設計合理,體例一致,信息容量高,確保學術上無誤,數據、公式、反應式、結構式等正確真實。文章層次分明、嚴謹、條理清晰、邏輯性強、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數字使用正確。本刊實行三級審稿,四校責任制,并在出版前請作者親自審讀。
雜志社由9人組成,高、中、初職稱配備合理,有健全的編輯部和穩定的經費來源,以及擁有北大方正電子出版系統。編委會由全國各省市骨傷科學帶頭人組成。本刊版式設計科學,布局協調,版次,目次頁內容符合標準,印刷裝訂整齊、規范、固定,能按期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