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流行情況
糖尿病已成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一個重大挑戰,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約占90%以上。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從1980年的不足1%,到1994年的2.5%,再到2008年的9.7%。200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還有15.5%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0%獲得診斷。2010年,應用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的診斷標準得出糖尿病患病率為9.7%,若同時以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則其患病率為11.6%。
這些數據再次證實中國可能已經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比例以及獲得良好血糖控制的比例均有限,并且幾乎所有的年齡段都在受到糖尿病的影響,這會導致不久的將來中國糖尿病的負擔更重。
中國肥胖流行情況
超重和肥胖加速了糖尿病在全球的蔓延,糖尿病的發病率與超重及肥胖比例同步增長。
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經歷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以及居民營養狀況的改善,導致超重的成年人從1992年的16.45%到2009年的22.8%,肥胖的成年人從1992年的3.93%增長到2009年的7.1%。
中國的兒童也在變得越來越胖。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指出,7——17歲兒童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從1991年的5.2%增長到2006年的13.2%,其中男童增長得最多。兒童和青少年肥胖是最大的健康挑戰,因為肥胖常常一直持續到成年。
預防糖尿病和肥胖對于降低醫療開支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和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在中國,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國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直接醫療花費達211億人民幣,相當于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和腦卒中總直接花費的1/4;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造成的總花費升至2000億元,占醫療衛生開支的18.2%。總體來說,中國報道的由慢性病帶來的醫療花費的比例從1993年的54%升至2009年的69%。
所以,對于中國來說,預防工作的開展對于控制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花費來說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
綜合生活方式干預為肥胖一線干預方式
原衛計委分別在2003年和2007年頒布了《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及《中國學齡兒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預防與控制指南(試用)》。此外,中國**已經把慢性病控制及其預防作為頭等大事,并且已經開始實施幾項國家衛生保健干預計劃,例如《全國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試行)》、《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致力于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同樣的,2013年,美國有兩個重要事件確認了超重和肥胖的影響。第一,美國醫學會在其歷史上第一次公開宣布肥胖是慢性病,需要一系列醫療干預措施來促進肥胖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新版的美國減重指南《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心臟病學會/肥胖學會(AHA/ACC/TOS)成人超重及肥胖控制指南》,15年來第一次,為占總人口65%的1.4億超重和肥胖的美國成年人,推薦綜合的生活方式干預為一線措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