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伊利偌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杜小平(Xiaoping Du ,音譯)領導的一支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可引起小范圍、有益的凝血,阻止傷口愈合過程中出血進一步擴大的分子開關。
通過在實驗小鼠中阻斷這一開關,研究人員阻止了小凝血塊的生長(這一過程可以對人類造成威脅)同時保留了它們的止血能力。這一已發現為開發出有效的、不會增加出血風險的抗凝血藥物開辟了可能性。
杜小平表示:“現有的抗凝血藥物顯著地降低了人體形成血凝塊的能力,因此使用這些藥物的人們面臨嚴重出血的風險。通過利用我們發現的這一開關,可以開發出非常強效的藥物來阻止引起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大凝血塊,同時保留了機體形成止血所需的、較小的、初級凝血塊的能力。”
抗凝血藥,也被稱作為血液稀釋劑,可以幫助預防中風、心臟病發作和深靜脈血栓。它們還被用來減低手術后危險性血栓形成的風險。但這些藥物也增加了出血的風險,必須謹慎使用。
杜小平和同事們對血小板細胞膜上的一種叫做整合素(integrin)的蛋白展開了研究。血小板是一類可以形成凝血塊,阻止出血的特化血細胞。損傷或血管撕裂所發出的信號會激活整合素,指示血小板通過一種稱作為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的連接蛋白,與受損血管和其他的血小板結合。這種交聯導致了初級凝血塊形成,其能夠極好地阻止大部分小傷口出血。
研究人員發現,一旦纖維蛋白原參與其中,另一種叫做 G-alpha-13 的分子就會附著到整合素上,導致凝血塊生長至更大,確保阻止出血。通常情況下,增大的凝血塊會縮小回去。但在容易形成危險血栓或是動脈狹窄的人群體內,這些增大的凝血塊可以導致心臟病發作或是中風。
在發現 G-alpha-13 對增強凝血過程負責之后,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阻止 G-alpha-13 與整合素結合的藥物。給予這一阻滯劑藥物的小鼠,可以形成初級凝血塊阻止出血,但永遠不會進入生長階段。
杜小平表示:“這令人感到興奮,因為以阻止 G-alpha-13 為基礎的新藥即可以保留形成初級凝血塊的能力,這是傷口愈合的必要條件,又將阻止凝血塊生長至過大而堵塞血管。”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