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新手法治療頸臂腰腿痛 - 醫學資源下載
2013-07-30 05:00
閱讀:468
來源:愛愛醫
責任編輯:愛愛醫資源網
[導讀] 【PDF】新手法治療頸臂腰腿痛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以是 資源分類:醫學 - 基礎醫學 資源屬性:電子書 資源售價:0 愛醫幣 資源大小:18.33M 關注入數:449 人次 評論人數:0 人
【PDF】新手法治療頸臂腰腿痛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以是 資源分類:
醫學 -
基礎醫學 資源屬性:
電子書 資源售價:0 愛醫幣
資源大小:18.33M
關注入數:449 人次
評論人數:0 人
下載人數:30人
上傳日期:2012-11-17 03:11:46
【pdf】新手法治療頸臂腰腿痛本叢書運用大量的應用解剖圖、新手法治療圖以及科學有效鍛煉方法示意圖,引導醫生、患者、家人清晰掌握基本醫學原理、基本生理解剖知識以及“李培剛醫學新療法”的新理論、新觀念、新手法和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使醫生能夠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使廣大年輕父母能夠成為自己孩子的貼身醫生,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護神。
作者簡介
李培剛 1955年11月生于河北省滄州,主任醫師,教授,李培剛醫學新療法創始人。1972年入伍,1973~1 976年在天津學習骨科創傷技術1977~1 983年任部隊醫院軍醫,1984年轉業后從事骨科學臨床研究。在治療過程中,他根據骨折后和骨折手術后引起的骨折延期愈合、關節功能障礙以及截癱、偏癱、腦外傷和腦腫瘤手術后遺癥、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無菌性纖維組織炎)和頸臂腰腿痛病等各種疾病的病理變化,總結出新的醫學理論、醫學觀點、醫學觀念;新的醫學治療原則、醫學檢查方法、醫學診斷技術;新的醫學治療手法和鍛煉方法,構成全新的醫學體系——李培剛醫學新療法,為上述各種常見病和醫學難癥創造新的主導治療手段。新療法科學性強、安全可靠、簡便易行、行之有效、治愈率高。因此,李培剛多次承擔完成了國家計劃內科研課題,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采用手法治療承擔和完成國家計劃內科研攻關成果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一人。
書摘
第一篇 李培剛醫學新療法概論
第一章 李培剛醫學新療法的形成
“李培剛醫學新療法”是根據多年臨床實踐,對治療范圍內的各種疾病的病理變化研究總結出的醫學醫療新體系,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
當時,在對骨折的治療和骨折手術后的臨床研究過程中,發現國內外對骨折的治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木制小夾板外固定;另一種是西醫的手術切開,使骨折斷端解剖對位,鋼板內固定,石膏肢體外固定。這兩種方法在治療過程中都會加重患者骨折斷端和骨干損傷,如對骨折局部周圍的神經、血管、肌肉、韌帶、骨膜、骨皮質、骨松質、骨髓以及骨內的血管和神經造成了人為的再度損傷。為了人體的生理解剖需要,為使骨折斷端得以愈合,這些人為的損傷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千萬認為這是應該的。一定要了解或清楚,手術和刀法破壞的各種組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骨折的愈合的快與慢,骨折后遺癥的輕重程度,以及各軟組織的術后修復等問題。我在臨床中發現,運用上述方法治療骨折之后,帶來了諸多而嚴重的后遺癥。如骨折局部和骨折肢體的嚴重腫脹;骨折術后瘢痕組織攣縮;手術和原發性損傷所滲出的血液侵入到周圍和鄰近組織間隙內;骨折斷端和骨折上下關節因石膏或小夾板固定,肢體、肌肉和關節長期靜止不動,組織間隙內的淤血不能及時吸收,使組織間隙變小甚至消失,導致組織關系紊亂,壓迫了骨折局部和肢體的神經和血管,阻止影響了骨折肢體和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和營養供給,從而造成骨折的延期愈合和骨折周圍軟組織的修復。致使骨折肢體肌肉攣縮、萎縮,骨折肢體關節纖維性強直,引起關節功能嚴重障礙。
針對上述弊端和后遺癥,我根據骨折手術后骨折局部和肢體的病理變化,總結研究出新的治療手法,應用到臨床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采用新手法治療,不僅能消腫、止痛,軟化結節,緩解肌肉痙攣;而且防止了血水腫的機化、組織間的相互粘連,擴大組織間隙,解除神經和血管壓迫,促使肢體和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環,保障了骨折和骨折周圍組織的營養,促進了骨折的愈合和軟組織的修復,縮短了骨折愈合期,防止了骨折手術后諸多后遺癥的發生,為骨折的治療和功能恢復增添了新的治療手段,開辟了新的康復之路,是骨折病人的福音。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