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薔薇科中,薔薇與玫瑰、月季鼎足三立。薔薇是落葉灌木。莖有刺。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密集,花多為白色略帶紅暈,芳香。夏季開花。
薔薇花性味甘、涼,入脾、肺、大腸經,有清熱解暑、止血止痢之功,適用于暑熱侵襲、熱毒瀉痢等。薔薇葉,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葉。《南寧市藥物志》言其“搗爛外敷,生肌收口”。《攝生眾妙方》言其“治下疳瘡”。
薔薇根,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根,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凈曬干。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苦、澀、涼,入脾、胃經。有清熱利濕,祛風活血,解毒消腫之功,適用于肺癰,消渴,痢疾,關節炎,癱瘓,吐,衄,便血,尿頻,遺尿,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瘡癤疥癬等。《名醫別錄》言其“止泄痢腹痛,五臟客熱,除邪逆氣,疽癩諸惡瘡,金瘡傷撻,生肉復肌”。《日華子本草》言其“治熱毒風,癰疽惡瘡,牙齒痛,治邪氣,通血經,止赤白痢,腸風瀉血,惡瘡疥癬,小兒疳蟲肚痛”。《本草綱目》言其“除風熱濕熱,縮小便,止消渴”。薔薇露,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花的蒸餾液。《群芳譜》言其“能療人心疾”。《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溫中達表,解散風邪。散胸膈郁氣”。《現代實用中藥》言其“治口瘡及消渴”。現介紹幾則食療方,供選用:
薔薇鲇魚湯:鮮薔薇根30克,黑鲇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薔薇根水煎取汁備用。黑鲇魚去鱗雜,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再下藥汁及調味品等,煮至魚肉熟透即成,每日1劑,連續1周。可清熱利濕,適用于熱濕下注、尿頻尿急等。
薔薇蒸魚:薔薇花3朵,半斤重鯽魚1尾,調味品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各用。鯽魚洗凈,去鱗、鰓、內臟,魚體軀干部斜切3~5刀,放入砂鍋,加蔥、姜、蒜、鹽、料酒和適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鐘,然后放入洗凈的薔薇花,加味精、香油少許,即可食用。可清熱利濕,適用于濕熱瀉痢,大便不爽。
薔薇花粥:鮮薔薇花4朵,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薔薇花、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適用于小兒夏季熱、中暑頭暈等。
薔薇綠豆粥:鮮薔薇花4朵,大米、綠豆各50克,白糖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大米、綠豆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薔薇花、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適用于暑熱吐血,口渴,煩熱等。(賞藥俱佳話薔薇 王海亭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