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于慢性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具有患病終身性。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此而產生的殘疾率、病死率也相繼上升,給人們的生命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患者自身的管理和調節控制能力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事業以基本普及,這就使得多種慢性病在社區或家庭內完成康復治療成為現實,糖尿病因其特殊的病理特征,決定了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同時也對社區護理人員提出來更加周密、細致的服務要求。本文重點探討糖尿病的預防與社區治療。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0~12月通過對社區內居民進行糖尿病患者篩選,最終確定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選入的患者均滿足以下條件:①年齡35~75歲;②所有患者在社區內接受治療;③神志清醒,語言和聽力正常;④沒有其他腦、肝腎及神經性疾病。入選患者按在社區內接受的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教育組和對照組兩組。分組在人數上保持一致,在年齡、性格及受教育程度上均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采取常規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分別對兩組進行治療,并定期測量血糖,教育組除此之外還定期接受健康知識教育,作為輔助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案如下:
定期測量血糖: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定期測量辦法。病情較輕者,可安排在患者空腹或進餐2小時后測量血糖,每周測量2次;病情較重或血糖不穩定的患者可安排每天在不同時段測量血糖;采取胰島素注射的患者應安排每周做5個點或7個點的血糖測試;針對低血糖患者,可安排每天定點測量血糖。
健康教育:
①健康知識宣傳: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可根據每個社區的不同情況,開展多元化的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如組織醫務人員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義診、開設健康專欄、組織健康講座等活動,增強社區居民、患者及其家屬對糖尿病的防止知識,從而利于社區糖尿病管理和治療工作的開展,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時一方面可以排除內心的錯誤認識和疑慮,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其治療信心及生活質量。
②飲食輔助治療:對糖尿病患者采取科學的飲食作為輔助治療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之一。在此方案中患者家屬的配合和支持相當重要,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要對患者家屬進行飲食護理指導,幫助其科學、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飲食,以達到即能均衡營養,又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對于不同類群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飲食方案,如老年患者要考慮到其消化能力較差,腸胃功能較差,而大部分老年人牙齒都由不同程度的損壞,在飲食安排上主食盡量做軟一些,肉類要爛、細易于咀嚼。對于糖尿病患者要推薦其飲用無糖牛奶和豆漿,選擇水分充足的粗纖維蔬菜,比例適當,有利于消化和排泄。在教育過程中要及時的糾正和引導患者改變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③目前尚沒有有效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一旦患糖尿病就會終身受疾,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憂郁、恐慌、對生命或生活沒有信心等,存在這種消極的心理很不利于疾病的治療,甚至會加重病情,因此社區衛生人員應適時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幫助患者排除內心障礙,如組織不同形式的患者文化娛樂活動,增加患者間的交流,培育患者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使其重新拾起自信,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從而有效的控制病情。
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數據均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部分采用t檢驗。
結果
兩組在接受治療前空腹血糖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教育組的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討論
社區的衛生服務質量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在黨和**的領導下,在上級衛計委門的支持和指導下,社區衛計委門已經逐漸發展為一只有力的衛生機構,各工作人員應合理有效的運用社區資源,發揮技術優勢,在社區內開展以家庭為中心,以患者健康為目的醫療衛生服務,將服務對象重點面向老、幼、病、殘以及貧困人員,滿足社區內的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需要,要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治療、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等服務綜合體系,推動基層衛生工作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糖尿病發病周期長,且易伴隨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專家研究指出,擁有良好的飲食、生活和作息等習慣能夠較好的調節血糖,各種并發癥的發病率也能得到有效的降低,本文也證明了此觀點,說明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要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另一方面接受科學的健康教育,從而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含量,降低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為提高病癥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健**活水平起到有效促進作用。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