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云南省連續遭受嚴重干旱,去冬今春旱情持續加重。目前,旱災已造成昭通、曲靖、昆明等13個州(市)91個縣(市、區)631.83萬人受災,已有242.76萬人、155.45萬頭大牲畜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達到182.99萬人。
云南省衛生廳及時啟動抗旱救災防病預案,并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快速行動起來,積極做好抗大旱防大疫工作。
一是要求全省衛計委門高度重視干旱受災地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持續干旱少雨易發生水源污染而導致腸道傳染病暴發,同時也增加了鼠傳疾病、蟲媒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抗旱救災防疫防病形勢嚴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做好干旱受災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開展各種培訓和演練,落實應急救治和消殺藥品、設備的儲備,確保災區無重大疫情暴發流行,確保災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是加強監測,落實飲水消毒措施。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對干旱受災地區的飲用水監測工作,加大監測頻度,提高覆蓋范圍,落實必要的消毒措施,做到受災地區飲用水監測的全覆蓋,并將監測情況及時報告當地**和衛生行政等相關部門,對可以發生因飲用水不潔飲水導致疫情暴發的地區和人群要及時預警,強化指導和管理。各級衛生監督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城市集中式供水、農村自備水源、新增水源的監督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單位和區域要限期整改,確保飲水安全。
三是加強疫情監測報告,規范腸道門診和發熱門診工作。各級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腸道、發熱門診工作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和消毒隔離制度,做到"逢瀉必檢、逢疑必報",對疫情要落實"五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處置)。做好腹瀉患者的診斷、登記、報告,對疑似腸道傳染病或聚集性腸道傳染病病例增加的,要及時報告當地疾控中心,及時發現傳染源,及時處置疫情,防止疫情擴散。四是積極有效開展災區群眾的健康教育活動。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加強與宣傳部門和媒體配合,積極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病意識。五是完善信息溝通,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與教育部門的協作,對各類學校飲用水衛生安全加強指導,防止集體性水源性疾病暴發和中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校飲用水安全。
目前,省疾控中心已派出29名專家分赴16個州(市)指導旱災災后防病工作,各州(市)疾控中心也組成防疫小分隊,赴各地開展防病工作,同時兩輛衛生應急現場檢測車也會到達現場,協助災區衛生防疫工作,云南全省沒有暴發重大疫情,疫情態勢穩定。
另悉:全省因連續三年干旱,導致200余種中藥材減產,藥材市場出現部分中藥材漲價勢頭,三七、天麻、云木香、當歸、冬蟲夏草等中藥材,因嚴重缺水無法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