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第二軍醫大學、內蒙古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在小鼠體內肝細胞連續增殖可逆轉細胞的衰老。這項研究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2.003)接受并在線發布。
第二軍醫大學的胡以平(Yiping Hu)、何志穎(Zhiying He)博士,以及內蒙古大學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王欣(Xin Wang)博士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胡以平博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肝肝細胞的生物醫學問題研究。何志穎主要從事肝向重編程、干細胞的肝向分化及肝臟疾病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等研究。
衰老是一個逐漸演變的復雜過程,它是生物機體生理系統結構和(或)功能的緩慢、漸進性改變、惡化的過程。衰老的特點是機體所有組織穩態儲備的逐漸喪失,導致其對各種**、壓力的反應能力和功能下降,并使病變和死亡的風險大大增加。
眾所周知,肝臟是人體代謝的主要器官,參與多種物質在體內的合成、分解、排泄等代謝,當肝臟功能發生障礙時,整個機體都會受到影響。許多肝臟疾病在老年人中更普遍,包括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細胞肝癌和膽汁淤積性肝硬化等,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臟在結構和(或)功能上上發生了一些變化,從而使其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使原有肝臟疾病加重或使健康肝臟對各種疾病更加易感。深入了解肝細胞衰老機制有可能幫助治療年齡相關的肝病進程。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老年小鼠的肝臟中累積了衰老及多倍體肝細胞,其與DNA損傷累積以及p53-p21和p16ink4a-pRB信號通路激活有關。在任何的動物模型中都很難誘導多輪連續的細胞分裂。在這里研究人員讓延胡索乙酰水解酶缺陷(Fah-/-)的小鼠接受了連續的肝細胞移植,他們研究了12輪連續移植這一長時期內經歷連續細胞增殖的肝細胞的衰老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連續增殖的肝細胞避開了衰老,始終維持年輕狀態。連續移植后肝細胞中端粒酶重激活與衰老逆轉有關。在連續移植的情況下獲取自老年小鼠的衰老肝細胞恢復了青春,完全恢復了增殖能力。在人類肝細胞中研究人員也獲得了相同的結果。在連續的移植后,八倍體肝細胞由初始的高比例下降到了與年輕肝臟相當的低水平。
這些結果表明,在衰老和再生過程中肝細胞的“倍性傳送器”(ploidy conveyer)以不同的方式受到調控。逆轉肝細胞衰老的相關研究結果有可能推動未來對肝臟衰老和細胞治療的研究。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