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系統主要由先天免疫(innate immune)和適應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兩部分組成。先天免疫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線防御,該系統能夠識別造成感染的病毒和細菌,對入侵者發起攻擊并觸發炎癥應答。如果病原體成功逃脫,先天免疫系統就會激活適應性免疫應答,對入侵者發起更為猛烈的攻擊。
近年來,人們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先天淋巴細胞(ILC)。在先天免疫抵御病原體的過程中,ILC具有核心性的作用。一些研究者把先天淋巴細胞比作是保護邊界組織的步兵,這些細胞能夠幫助皮膚、肺壁、和腸道壁抵御微生物的侵襲。此外,ILC在免疫系統過于活躍的炎癥類疾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日前,Mainz大學和Freiburg大學的科學家們合作,鑒定了可分化為不同ILC的前體細胞,以及一個此前未知的新型ILC。這項發表在Cell雜志上的新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免疫系統的作用機制,為開發新型疫苗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ILC是先天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之一,能夠幫助機體對抗感染和阻止癌癥的發展。不僅如此,ILC在一些免疫學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功能,例如維持器官的內穩態,保證關鍵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Mainz大學醫學中心的Andreas Diefenbach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利用熒光蛋白,在分子遺傳學的水平上鑒定了所有ILC的共同起源(前體細胞)和一種全新的ILC亞群,他們將這種新ILC稱為1型ILC。
“我們找到了所有ILC共同的前體細胞,為免疫學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鑒定控制前體細胞分化成為不同ILC類型的信號。”文章的資深作者Diefenbach教授說。“如果我們能在炎癥性腸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理解不同類型ILC的發育機制,就可以對有害的ILC編程進行精確的抑制,進而治療相關疾病。”
“健康的免疫系統是機體抵御疾病的關鍵,因此全面理解免疫系統的運行機制是非常重要的。而Andreas Diefenbach教授及其團隊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Mainz大學醫學中心的主任Ulrich F?rstermann教授說。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