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于3月28日北京市召開。從會議獲悉,今年北京市醫改的基本功作思路確定為“五大轉移”:醫療衛生服務從重醫療向重預防轉移,優質醫療資源由中心城區向遠郊區縣轉移,醫療服務重心由大醫院向基層社區轉移,投入機制向加大**投入與鼓勵社會資本并重轉移,醫院管理從傳統方式向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轉移。
2011年,北京市將成立醫院管理局,統一規范管理市屬22家大醫院實行人財物和運行。醫療機構分類管理開始推進,醫療、康復、護理資源的結構和布局進行合理配置,大醫院平均住院天數將從14天降到10天。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繼續推進,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同時鼓勵社會辦醫意見將***,并在以下方面***支持政策:準入、醫保定點、基礎設施建設、價格管理、用人環境、科研與技術創新、**購買服務、規范管理和引導發展等,促進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北京市將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郊區、城市發展新區和資源薄弱地區轉移,通過多種方式讓新增衛生資源落戶郊區新城,加快11個新城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使郊區縣三級和準三級醫院年內增至21家,方式包括優化提升郊區縣醫院水平、名院遷建或合作辦院等。繼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和雙向轉診制度不斷進行完善,推進醫師多點執業,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流動。
2011年,北京市的服務和管理模式將創新,推廣預約掛號,力爭在3~5年內,將全市預約掛號率達到80%以上,無假日醫院繼續實施。“120”和“999”急救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建立院前急救與公交、消防應急資源的共享和協調聯動機制,提高急救效率和水平。
2011年,北京市將城鄉醫保經辦資源進行整合,推進新農合全市統籌,建立城鄉醫保“一體化”管理機制。按病種付費制度改革試點將在2家醫院100個病組開展,并對建立醫保、價格、財政聯動機制進行探索。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