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孕婦在懷孕期間患有子癇前癥,那么早產生下的小個子嬰兒患腦癱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然而足月懷孕并且個子大小正常的嬰兒患病風險卻不會增加。
相關論文2013年7月9日在線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BMJ)。 該人群為基礎的隊列研究納入1996年到2006年出生在挪威的849名腦癱患兒的情況,對照組為同期出生的616658名毫無精神紊亂的兒童。主要觀察指標為腦癱和腦癱亞型。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兒童相比,暴露于先兆子癇的兒童腦癱風險更高(未調整的比值比為2.5,95%CI 為2.0-3.2)。輕微早產(即胎兒在32周-36周出生)或者嚴重早產(即妊娠不滿31周胎兒就出生)的孩子,其患上腦癱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如今研究又揭示出另一個可能增加孩子腦癱風險的因素,即母親在妊娠期間患上子癇前癥。然而,只要孩子能夠足月后出生,那么孩子患腦癱的風險就不會增加。 根據研究的結果,研究人員在對一些可能影響的因素做了調整之后,這一結論依然成立。研究人員考慮的因素有孕婦的年齡,孕婦懷孕期間是否吸煙,是否采取體外受精以及孩子的性別等。
研究人員之表示,研究的結果表明,醫生應該更加關注個子偏小、妊娠月數不足的那些早產兒,如果恰好孩子的母親又患有子癇前癥,那么這種風險就會大大增加。雖然研究將母親孕期的子癇前癥、早產兒、小個子嬰兒等因素和胎兒腦癱風險相聯系,但是研究人員尚未證實兩者就是純粹的因果關系。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