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PNF手法治療講座-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2013-07-29 05:00
閱讀:606
來源:愛愛醫
責任編輯:愛愛醫資源網
[導讀] 【PPT】PNF手法治療講座-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wufeng1985 資源分類:醫學 - 基礎醫學 資源屬性:PPT 資源售價:2 愛醫幣 資源大小:0.23M 關注入數:528
【PPT】PNF手法治療講座-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wufeng1985 資源分類:
醫學 -
基礎醫學 資源屬性:
PPT 資源售價:2 愛醫幣
資源大小:0.23M
關注入數:528 人次
評論人數:0 人
下載人數:6人
上傳日期:2012-11-14 00:06:50
【ppt】PNF手法治療講座-ppt課件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lar facilitation PNF)
—是利用牽張、關節壓縮和牽引、施加阻力等本體刺激和應用螺旋、對角線狀運動模式(spiral and diagonal pattern)來促進運動功能恢復的一種治療方法。
神經生理
運動學習 PNF
運動行為
美國康復治療師Herman Kabat 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以后尤其同事 Margaret Knott 和 Dorothy E Voss于50年代正式發表。
當時是用于脊髓灰質炎的康復,后又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
螺旋、對角線型式的運動模式的活動
手法治療技術
本體、皮膚和視聽刺激
91種基本運動模式:
頭頸3種;上軀干2種;下軀干6種;上肢14種;
下肢12種;強調時間順序的ROM變化模式2種;
按照發育規律在治療墊上進行的38種;步行訓練7種;輪椅和轉移5種;生活自理2種。
15種手法治療技術
3大類本體、皮膚和視聽刺激
對角線和螺旋運動的優點:
1)正常生理上有功能的運動(大多數肌肉的附著點和纖維排列符合此種模式)
2)自主運動由大量的運動模式而不是由單個的肌肉運動組成
3)對角線運動是屈伸、內外展、內外旋三組拮抗肌的結合運動,是正常發育的最后部分和最高型式。
4)所有的對角線運動都越過身體中線,可促進身體兩側的相互作用。
5)對角線運動是旋轉的,旋轉運動是正常發育的最后部分和最高型式之一。
對角線和螺旋運動的優點:
1)正常生理上有功能的運動(大多數肌肉的附著點和纖維排列符合此種模式)
2)自主運動由大量的運動模式而不是由單個的肌肉運動組成
3)對角線運動是屈伸、內外展、內外旋三組拮抗肌的結合運動,是正常發育的最后部分和最高型式。
4)所有的對角線運動都越過身體中線,可促進身體兩側的相互作用。
5)對角線運動是旋轉的,旋轉運動是正常發育的最后部分和最高型式之一。
肩胛帶前挺能促進上肢的肌電活動;后縮可以抑制上肢的肌電活動。
肘關節屈曲50°,腕關節作等長屈伸活動,EMG可以發現:
前臂旋前時,肱三頭肌與橈側腕屈肌組成一組
前臂旋后時,肱三頭肌與橈側腕伸肌組成一組
前臂旋前時,肱二頭肌與橈側腕伸肌組成一組
前臂旋后時,肱二頭肌與橈側腕屈肌組成一組
上軀干
屈曲合并向一側旋轉
下軀干
屈曲合并向一側旋轉(并腿屈膝;伸膝)
上肢
下肢左手摸右耳;臥位一側手伸至對側頭上調整枕頭;左手洗右臉等
推車時扶車把的雙上肢等
踢球射門等
盤腿坐;翹二郎腿坐等
投球;投標槍等
舉手投降;爬桿等
坐位翹腿穿鞋等
牽張:
由于皮質的傳出沖動,可以使被牽張的肌肉興奮。
抗阻:
抗阻等長收縮時,肌肉的興奮性較大。
相繼誘導:
一塊肌肉收縮結束后,其拮抗肌興奮性立即升高(短時間內)
抑制:
本體、皮膚、視聽刺激: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