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二屆合理用藥大會在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腫瘤診療規范下的合理用藥".與會專家提出,抗腫瘤藥物的超說明書范圍使用情況在臨床普遍存在,建議**職能部門、企業、醫院管理者、行業學會、醫生、患者等利益相關方協調處理,讓超說明書用藥有據可依。
據介紹,超說明書用藥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有數據顯示,在普通成人用藥中,超說明書用藥現象占7.5%~40%.常見超說明書用藥類別包括抗腫瘤藥物、抗感染藥物以及抗精神病藥物。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高級評審員陳曉媛博士分析,導致抗腫瘤藥物超說明書使用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多數腫瘤疾病尚缺乏標準的治療方法或可供選擇的優勢治療方法,而患者又愿意承擔更大風險嘗試新方法;腫瘤藥物上市后臨床實踐進展迅速,致使臨床實踐與說明書內容脫節;由于歷史原因導致說明書自身存在缺陷,同一品種、不同廠家說明書不統一等。
與會專家坦言,為滿足患者臨床用藥需求,同時降低醫務人員所要承擔的超說明書用藥風險,應首先完善和規范說明書審批,確保其科學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制定有效的合理用藥規范和指南,提供說明書外的醫療決策依據,區分合理和不合理的用藥行為,提供醫保報銷決策參考等。鼓勵企業開展臨床研究,及時更新說明書,例如可嘗試對新增適應癥的藥品給予專利保護和市場獨占期,使藥品超說明書使用和推廣的違法成本提高等。此次會議由衛計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主辦。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