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患關系表現出的緊張狀況,3月下旬,河北省秦皇島建立了免費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新機制。實行兩個多月來,先后成功調解兩起醫療糾紛,盡管部分患者對于調解的公正性持質疑態度,全新的調節機制依然在破冰前行。
今年3月下旬,秦皇島市出臺了《醫療糾紛處置管理辦法》,建立了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新機制,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稱醫調委)。醫調委主要職責是調解醫療糾紛,防止醫療糾紛激化;引導醫患雙方當事人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解決糾紛;向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提出防范醫療糾紛的意見和建議;向患者及其家屬或者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糾紛調解咨詢和服務等。
醫調委由秦皇島市人民調解員協會主管,是由醫學、法律等相關專業人員構成的民間組織,由秦皇島市財政提供經濟保障,負責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糾紛的調解處置工作,不收取任何費用。
今年5月,成立不足兩個月的醫調委正式受理的第一起醫療糾紛調解獲得成功,醫患雙方簽署了書面調解協議書。這起醫療糾紛發生在今年年初,一位75歲的老人在秦皇島市一家醫院做透析時,頸部出血壓迫氣管造成窒息死亡,家屬對這個結果無法接受,幾次與院方協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最后他們找到剛成立的醫調委。醫調委受理后,通過審查病歷等材料,走訪調查,請教相關專家,確定雙方責任,再根據相關法規計算費用,最終形成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賠償數額。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醫務部副主任馬忠鋒認為,醫調委的成立對于解決醫療糾紛多了條途徑,院方非常歡迎。醫療糾紛是幾乎所有醫院面臨的問題。患者只看重醫療結果,而醫院更注重醫療過程是否有問題,雙方觀點不一致,矛盾很容易激化。院方與患者一樣,希望能有一個良好途徑,公平合理解決醫療糾紛。
由于醫調委剛剛運轉,群眾對這一新機制還不是很了解。醫調委也著力完善和改進。目前業內人士建議籌劃成立省級醫調委,其中有醫學鑒定委員會,可組織全省相關專家出具醫學鑒定,這樣的鑒定報告更具公信力,可在很大程度消除群眾不信任感;此外鑒于醫學鑒定周期太長,法律規定為45個工作日,因此醫調委致力于加大醫學鑒定評審工作的效率,縮短患者等待時間。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