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2014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暨中美醫院信息化論壇”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宣布通過HIMSS 7級認證,美國醫療衛生信息與管理系統協會(HIMSS)大中華區執行總監劉繼蘭親自向王杉院長頒發證書,自此北大人民醫院成為亞洲第二家、國內第一家通過HIMSS 7級評審的醫院。助力人民醫院獲得認證的這套醫療信息化系統由北大醫信打造,并將應用于2014年底開業的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第九家附屬醫院。
HIMSS的醫院信息化評級針對的是醫院管理模式,分為8個等級(0—7級),7級代表國際上醫院信息化的最高水平。據悉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在美國共5449家醫院參評HIMSS EMRAM,僅有3.1%(171家)的醫院獲得Stage7級的認證,13.3%(703家)獲得Stage6級認證。
“北大人民醫院已加入世界頂級信息化醫院的行列,成為這鳳毛麟角的成員之一”,劉繼蘭介紹說,HIMSS 7級的驗證過程十分嚴謹,能夠獲得七級認證的醫院,在美國也僅有3.1%的醫院達到七級水平,而除美國以外全球僅有四家。
“歷經20年,我們一步步走來,現在正式通過了7級,成為亞洲第二家通過的醫院,我們已經比肩斯坦福、梅奧。”接過HIMSS 7級證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杉表示,HIMSS 7級不是終點,醫療質量,需要無盡的追蹤,也不局限于醫院的本身。中國醫院的將來,一定是覆蓋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統。
北大人民醫院通過HIMSS 7級認證后,究竟能給患者帶來哪些實惠?王杉院長指出簡單說就是能夠極大地改善醫療服務,依托信息化,臨床信息系統以安全與質量為核心實現閉環管理,做到可全員追蹤、可全程追溯、可切實操作、可個體糾正、可科學統計以及可全面分析。以醫囑管理來講,從醫生開出醫囑,到藥房買藥,或者包藥機發藥,確認病人身份,以及整個流程電子完整的記錄,監督人員隨時都可以查每個環節到底是哪里發生了問題,也避免由于人工失誤而導致的醫療事故;通過信息化系統提高醫院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效率,減少患者不必要的就醫流程和等待時間,龐大的數據庫記錄病人每次診療病例,給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診斷依據,甚至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據悉,北大人民醫院2006年成立信息化建設委員會,由王杉院長親自領導,逐步實現了HIMSS 7級的認證,率先達到世界頂尖信息化水平。
另外,同時擔任北大國際醫院院長的王杉透露,今年12月開業的北大國際醫院會在北大人民醫院現有信息化系統進行平移的基礎上繼續完善,這意味著國際醫院在開業時即能達到HIMSS 7級的水平。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