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正式成立。醫管局被稱作北京公立醫院改革“引擎”、“醫療國資委”,是專職管理市屬22家三級醫院的機構。人們不禁要問,醫管局能否管好公立醫院?
為何成立醫管局?
實行“管辦分開”,構建新型管理體制
北京是中國優質醫療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一年門診量高達1.46億人次,北京同時是醫院隸屬關系最為復雜的城市,有軍隊和武警醫院、中央部委醫院、央企所屬醫院、民營醫院,號稱“**”。
去年10月,北京市正式成立首都醫藥衛生協調委員會,為市**議事協調機構,協調推進北京地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首都醫藥衛生協調委員會成立之后,北京市**又批準成立市醫院管理局,結束了多年來衛生行政部門既管行業,又辦醫院的歷史,在構建衛生局 “管行業”和醫管局“辦醫院”的新型管理體制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醫管局的掛牌成立,標志北京市醫療衛生管理正式實現‘管辦分開’。”在27日召開的北京市醫改形勢分析會上,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形容說,醫管局相當于在“裁判員”衛生局、“運動員”醫院之間,還設立了一個“教練員”,負責規范、管理“運動員”并提升其水準。
醫管局管什么?
承擔“教練員”職責,對22家市屬醫院“管人、管事、管資產”
據了解,北京市醫管局是市衛生局管理的承擔市屬公立醫院舉辦職能的行政機構,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兼任市醫管局局長。
方來英介紹,今后衛生局將承擔“裁判員”的職責,是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全市統一的衛生政策,管規劃、管準入、管標準、管監督,不再承擔公立醫院運行的具體管理職能。
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毛羽說,醫管局是“教練員”,將代表市**履行出資人的職責,對22家市屬公立醫院實行三管,即管人、管事、管資產。
“管人”就是負責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任免院長;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和績效考核,推進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建立市屬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制度;根據院長提名,按照相關程序任免副院長。
“管事”就是負責組織醫院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劃、標準,審查批準醫院發展計劃、年度預算決算、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采購計劃、人事和分配制度及履行公益職能方面的其他重大事項,組織推進醫院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醫院的專業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
“管資產”就是負責醫院國有資產的監督和管理,整合優化資源,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和效益。市醫管局向所屬醫院派監事會監事,并聘請第三方對醫院進行社會監督。
如何管公立醫院?
實行“醫藥分開”,從機制上解決“以藥養醫”
“醫生讓病人吃藥,是為了自己吃飯”。目前北京醫護人員工資總額中,由**投入的只占據約11%。將近90%都是醫院“掙”出來的,公益性如何體現?
為改變這一現狀,醫管局成立后將會對醫院進形成本核算。北京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表示,醫管局的工作首先是對醫院運行機制進行改革。要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市屬公立醫院將建立“公司化”的法人治理結構。毛羽強調,要對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考核,考核以公益性為核心。制定包括患者滿意度、臨床路徑管理情況、平均住院天數等在內的10個考核指標,實行年度考核制。
“成立醫管局,實行‘管辦分開’是公立醫院改革的第一步。”方來英透露,還有“政事分開”和“醫藥分開”。實行“政事分開”,醫管局將向市屬醫院派駐監事會,監事會對醫院的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醫療服務行為進行監督。院長接受醫管局嚴格的目標管理和考核。實行“醫藥分開”,也就是從機制上解決“以藥養醫”。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