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氣管切開術-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_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2013-07-28 05:00
閱讀:427
來源:愛愛醫
責任編輯:愛愛醫資源網
[導讀] 【PPT】氣管切開術-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_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qhy6626020 資源分類:醫學 - 內科學 資源屬性:PPT 資源售價:0 愛醫幣 資源大小:0.86M 關注入
【PPT】氣管切開術-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_PPT課件 - 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qhy6626020 資源分類:
醫學 -
內科學 資源屬性:
PPT 資源售價:0 愛醫幣
資源大?。?.86M
關注入數:507 人次
評論人數:0 人
下載人數:25人
上傳日期:2012-11-03 15:49:00
氣管切開術(Tracheotomy)是最古老的外科手術之一。從古印度和古埃及醫書中載有“切開氣管”( Opening Windpipe ) ,到1546年意大利人Antonio Musa Brasavota首例手術成功,歷時漫長的3000年。歷史上著名記載是亞歷山大大帝見一名士兵被一塊骨頭卡住喉管無法呼吸,即用劍刺破士兵的氣管,救了其命。但在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時代,切開頸部救命與當時的古生理學相抵觸,很少有人去嘗試。
公元131年,蓋倫(Claudius Galen)描述了頭頸部和氣管的解剖,以及聲帶的作用,這大概是有關氣管切開最初的解剖基礎。16世紀前,手術限于取出堵在氣道內的異物,有勇氣涉足的人寥寥無幾,成功者極少。
1718年,德國醫師海斯特(Heister)將使用混亂的術語進行了統一,氣管切開術(Tracheotomy)一詞被廣泛接受 。
19世紀初歐洲和北美白喉大流行促使氣管切開術為多數人所接受。1807年,拿破侖的侄子白喉,拿破侖因此下令醫生對付此病,并撥???。法國醫師布雷托諾和他的學生巴黎兒童醫院的特魯索以氣管切開來解決白喉假膜造成的氣道阻塞。當時法國的手術成功率僅為25 %
相比之下,英國人對手術持保守態度 ,常常在無計可施的最后關頭才進行,其結果是成功率很低。。英國人的守舊也影響了2位歷史名人的命運。
19世紀后期,英國人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和教訓,轉變了態度,強調手術時機的選擇,并認為要果斷和迅速。
20世紀初,美國外科醫師杰克遜(Chevatier Jackson)通過仔細的臨床觀察,就手術做了較為完整的論述,并將手術標準化。當時手術分高位切開和低位切開,杰氏特別指出灌輸給學生的概念是低位切開比高位切開困難。如果讓他們去做急診手術,可能會盡可能高的切開,常常損傷唯一完整的環狀軟骨,造成嚴重的并發癥。當時局麻藥利多卡因問世,杰氏力主局麻。由于杰氏的努力和影響,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從25%降到20%。這一時期,德國和美國致力于氣管內插管術,加上白喉抗血清的發現和使用、磺胺藥的發明,氣管切開治療白喉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時代告終。
1932年,威爾遜(Witson)醫師首次為脊髓灰質炎的病人做預防性氣管切開,降低了這類病人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后,手術延伸到破傷風、腦、胸部損傷,神經外科和胸部大手術后,以及藥物過量昏迷的病人實施預防性氣管切開,這一古老的手術開始找到了它應有的地位。這時期2個重要發現是:氣管切開可以減少解剖死腔;通過氣管切開進行間歇性正壓呼吸,奠定了治療各種呼吸功能不全的基礎。1951年,Sfuart Arhetlger醫師證實胃內容物可以返流進入氣管,固而有了帶氣囊的套管。為后來使用呼吸機帶來了方便。
1965年是氣管切開術正確、合理時代的開端。手術適應癥更嚴格、操作細致而規范、強調無菌術、更安全面無痛的麻醉術、對組織刺激更小的新材料使用、低壓氣囊,以及發聲等等,氣管切開術成了處理呼吸功能不全的基本措施之一。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