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會診時他(小P)半靠在床上玩手機,面容黝黑,一笑就露出潔白的牙齒。
“8床,你叫什么名字?”我首先核對患者,然后表明來意,麻醉前常規訪視。
他告訴我他剛大學畢業,23歲,在重慶上班,因為隨那邊生活習慣是無辣不歡,所以他的痔瘡很嚴重,醫生檢查后說需要手術治療,聽說用吻合器好得快,所以年后就請了假等手術后再去上班。
我翻閱了病歷,混合痔,很嚴重,經常會出血,外科需要做PPH。我告訴小P他的凝血指標極不正常,應該緩期手術,至少要查清楚為何會出現凝血時間延長,建議看血液科?;颊呒凹覍偈欠裾J有家族史的,異口同聲說絕對沒有血友病啊之類的毛病,平時手扎了也止血很快。并說想盡快手術。
我又和外科管床醫生溝通:凝血異常,椎管內麻醉肯定做不了,要么進一步檢查,要么暫停手術。局部浸潤麻醉也可行啊。
“那要是做全麻呢?”外科醫生問。他說局部浸潤麻醉做不了PPH,只能做個外痔結扎什么的。我看了看他:“你不怕出血嗎?術中術后都可能出血止血困難,何必惹麻煩!”
他告訴我這個病人是某某的熟人,打了招呼的,要盡快手術,一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個好工作不容易,早做早走就算幫忙了,也不是什么大手術。
我叫外科和我們主任說,我還是強調凝血結果異常,本身就是個問題,可惜,沒有人重視它。
患者小P在兩天后入室,我和患者父親談話談的是全麻,他異常配合,因為一般患者因為小手術做全麻會有抵觸情緒,再說費用還相差了3000元左右。他再一次拒絕進一步檢查關于凝血異常的問題。患者父親再一次強調孩子時間緊,工作要緊,全麻就全麻吧。
仔細核對患者,檢查麻醉機,檢查所有的用具和藥品,麻醉開始了,也沒啥毛病,誘導插管維持都很順利,蘇醒時間也尚正常,我拔了管,護送患者回病房?;颊吒赣H很客氣地感謝我們,我卻總有一絲絲不安,這不安持續到術后第二天就有了結果。

圖片來源:123RF
術后第二天下午,外科那邊出事了。
我老婆告訴我8床小P出事了,我老婆是普外科護士。
死了?怎么會?那么年輕!
我仍記得第一次見小P時他黝黑的面容和潔白的牙,有一些靦腆的他竟然驟然離世了。
據說小P遵醫囑在床上呆了兩天,第三天他試著下床走了走,覺得沒有啥不適,下午他獨自去上衛生間,蹲了廁所,回來就感到胸痛,不一會就面色青紫人不行了,外科全力搶救可無力回天。
肺栓塞?醫生腦子里都是這個詞。可是對小P來說,這個病就要了他的命,一個年輕的生命隕于一次PPH。一時間滿城風雨。憤怒的家屬將外科砸得稀爛……
我回憶起小P在一次會診中提過他不愛運動,喜歡宅在家里,工作也是坐在電腦旁操作,有時候腿會有點漲疼……
全院會診,專家組們意見是肺栓塞,由于長期宅和臥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但此次術前既沒檢查超聲,也沒重視之,驟然下床活動導致栓子脫落形成肺栓塞,患者死亡……
惋惜的同時我們得到經驗教訓:有些疾病與年齡無關,如果從凝血異常開始追本溯源,繼續檢查,處理深靜脈血栓,再進行手術,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次猝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