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要我說應該是十人十痔,為啥呢,從解剖學上說,肛管齒狀線以下臨近肛門的地方的環狀區域稱為肛梳或痔環。痔環和肛柱的深部有豐富的靜脈叢,此叢若淤血擴張則易形成痔瘡。在齒狀線以上的叫內痔,眼睛看不見,以下的叫外痔,一眼都瞄到了。可以說痔瘡的原始發作都是靜脈血管的充血迂曲擴張造成的。大便的干燥、排便的不暢,久坐久立、負重遠行,妊娠腹壓增大等等,這些都是容易造成下部血液循環障礙的原因。在肛直腸交界的齒狀線附近,動靜脈是以直接吻合的形式相交接的,沒有毛細血管網,此種特殊的血管稱為洞狀靜脈,所以痔瘡出血有鮮紅的動脈血的現象,這個人人都一樣,所以說每個人都有發痔瘡的可能。
痔瘡的形態多種多樣,但是從部位來分不外內痔、外痔、混合痔三種。不管是傳統中醫或是現代醫學,對痔瘡的治法都很豐富,大致分為保守和手術治療兩類,保守治療是針對發病原因,用藥物使迂曲擴張的靜脈團回縮恢復成正常形態,是王道治法,手術則不然,只是針對外表現象而去除之,刀割切除、注射等,也包括傳統的枯痔、結扎等療法,是霸道治法。當然,二類治法各有利弊,但是總的來說,非手術療法不會破壞自然的生理形態,一旦治愈,復發的可能性比手術法小多了。曾經見過不少術后復發者,病情更糟糕。有個患者因痔生瘺,手術割除多次,還遺留有瘺管長期不愈,來找我看時,見肛門周圍基本沒有啥肉了,凹陷成了一個洞,能塞進去一個鴨蛋,實在是沒法再割了。
因我不是專治痔瘡的醫生,所以治的不是很多,但是我從來不用也不會用有創傷的治療方法。這些年來,保守的說治過大幾十例各種痔瘡還是有的。內治方面通腸順便、清利濕熱、化瘀涼血等審病機而出法,這個是靈活多變的,一句話難于說清楚。但是外治法有一個恒久不變的法則,就是收斂。收斂一法用藥多是用含大量鞣質的藥物,味道酸澀,集合成方。如五倍子、石榴皮、地榆、大黃等,為加強收澀之力,還入明礬一味。
胡姓大姐,十年前就因生痔瘡腫疼找我治過,今年復發,又輾轉找到我來看。見肛門周圍腫大如小葡萄樣紫色疙瘩多個,能見到就是外痔,述大便時還出血如箭鮮紅,里邊肯定也有了,是為混合痔。問大便解的可好,說還可以,即不予內服藥,單給予外治法。用:苦參20克、黃柏10克、地榆20克、五倍子10克、石榴皮10克、大黃20克、明礬10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煎取1000毫升,趁熱化入明礬、芒硝。先用裝開塞露的小塑料葫蘆吸取適溫藥液,抹上香油潤滑,慢慢旋轉送入肛門內擠入,再以棉毛巾蘸大溫藥液熱敷肛門,一次用藥一刻鐘至半小時,而后再涂抹上用新青吹口散調成的藥膏,因新青吹口散也有很強的收澀作用,故用之。一日用藥二至三次,此一劑藥可反復用四次,大黃一藥勿論如何也不可去之,因有化瘀之力,芒硝“軟堅”,對腫脹效良,至于苦參、黃柏乃苦寒清熱燥濕藥,對痔瘡腫疼有發炎趨勢者可以加入,不是必用之品。細節決定成敗,用藥的方法必須強調給患者說明,必遵用之。一般不是特別嚴重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病情嚴重或久患者,需要用藥半月至一月方可。
此種治法也是傳統的外治法,發揮極致,對于大部分的痔瘡效果絕對良好,包括內痔、炎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因生痔瘡年久而生的結締組織外痔(贅皮)無效。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