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些地方醫療糾紛處置不當難以化解的“醫鬧”問題,貴州遵義市日前出**法,發生醫療糾紛時,醫患雙方可以通過相對中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免費介入調解。
遵義市人民**日前制定出臺了《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根據這個辦法,如果發生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可自行協商解決,也可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調會申請調解。不愿意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據了解,目前遵義市處理醫療糾紛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雙方直接協商,這樣容易使矛盾加劇;二是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患雙方進行行政調解,但由于衛生局和醫院存在管理關系,讓患者難以產生信任感;三是提起訴訟,但時間成本高。“第三方調解”為獨立機構,不隸屬于衛生局,與醫院、患者均無利益關系,類似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性質。啟動第三方調解機制,將最大化保證醫院和患者的合法權益。
遵義市規定,醫療糾紛索賠金額1萬元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不得自行協商處理。雙方當事人申請醫調會調解,索賠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先行共同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明確責任。
據悉,目前遵義市正在籌備成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力爭年內開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調解委員會將從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警官等中遴選出專職人員,組成第三方調解機構。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