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能發育成多種細胞和組織,在再生醫療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但卻面臨難以大量生產和培養成本高等難題。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方法,有望實現批量生產。
研究人員曾發現,利用培養皿增殖iPS細胞時,每個培養皿中新生的iPS細胞數量很有限。如果在底部很深的容器中加入培養液,該細胞又會沉到容器底部,也很難增殖。假如為了不讓細胞下沉而攪拌培養液,又會損傷細胞。此外,這種細胞的團塊變大后,營養物質還可能無法到達其內部,也會導致細胞死亡。
京都大學專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美國科學期刊《干細胞報告》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著手解決上述問題時發現,如果將食品添加劑中作為增稠劑使用的“結冷膠”加入培養液,iPS細胞就不會下沉。假如再同時使用另一種名為“甲基纖維素”的食品添加劑,則能使長大的細胞團塊間出現縫隙,不易粘在一起。這樣,iPS細胞就不會因其細胞團塊內部缺乏營養而死亡。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但有助提高細胞培養效率,還降低了培養成本。
測試結果顯示,在裝有200毫升培養液的容器中,能夠獲得相當于20個直徑10厘米的培養皿所獲得的iPS細胞。這些干細胞的質量非常高,擁有發育為其他細胞的能力。此外,研究小組還確認,利用這種方法培育胚胎干細胞也能取得類似的積極效果。
研究小組指出,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并增大容器、增加培養液,就有望實現iPS細胞的批量生產。因此,他們準備與企業合作,在3年內開發出利用大型容器培養iPS細胞的技術。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