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近日出現疑似“恙蟲病”病例,4名患者前后被送到廣醫二院救治。雖經醫院全力挽救,仍有兩人不幸去世。專家稱,恙蟲病是被恙螨幼蟲叮咬傳染的一種疾病,常常有奪命消息傳出,不容小覷。
4例疑似恙蟲病患者兩人不治
昨天,有網友報稱,有人因到曉港公園而被恙蟲叮咬住院。
據廣醫二院相關負責人透露,醫院近期確實收治了4例疑似“恙蟲病”的患者。4人病情各有不同,但都比較危重。醫院對此4例疑似“恙蟲病”的患者的救治高度重視,組織專家多次會診并對危重病人進行搶救,但因發病太急、病情過于危重,有兩人不治去世。另外兩人也尚未完全脫離危險,目前該院已將相關情況通報給疾控部門,并組織相關專家進一步觀察病情變化,以便采取進一步救治措施。
但該院專家強調,這4例病人目前也只是疑似“恙蟲病”,確切消息需由疾控部門統一發布。
去世患者均有基礎疾病
據透露,這4名病患是前后不同時間前往醫院接受治療的。最初都是由醫院急診室接診,因病情特殊,后被轉入皮膚科、感染科等確診。
據廣醫二院一位參與病人搶救的專家透露,這些病人入院后都有高燒出現,并伴有頭痛、頭暈等癥狀。
據介紹,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民間稱為“沙虱熱”。
被恙蟲叮咬最典型的證據是叮咬處有焦痂(多在腋下、乳房下、腹股溝、后背等部位),主要臨床特征為突然起病、發熱、叮咬處有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嚴重患者有重聽等神經系統癥狀及心律增速或減慢、微循環障礙等心血管系統癥狀。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療,會并發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甚至死亡。
該專家稱,“恙蟲病”奪命案例在廣東早已有之,2010年廣東就有數位患者因醫治不及時死亡。
“恙蟲病潛伏7-10天,人被恙螨叮咬后,經7-10天或更長的潛伏期,突然發病、高熱、劇烈頭疼,可出現耳聾。叮咬處出現紅斑樣皮疹,形成水皰,破裂后發生潰瘍,周圍紅潤,上覆黑色痂皮(俗稱焦痂),是恙蟲病的特征之一。
有知情人透露,去世的兩位患者均為年齡在70歲左右的老年女性。
另據疾控中心人士透露,兩名死者自身患有基礎病。一般來說恙蟲病是可治的疾病,但引起患者死亡,可能是被咬后刺激了基礎病惡化,從而引起重癥、死亡。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