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Clay-shoveler骨折十分罕見,本病首見于20世紀初的非工業地區,且多發生于體力勞動工人當中。隨著社會產業化的到來、以及體力活動的減少,該型骨折現已少見。Clay-shoveler骨折是分別由附著于頸椎與胸椎上下棘突的肌肉、尤其是斜方肌和菱形肌發出的剪切力造成的。典型患者主訴為頸背部出現急性、燒灼樣、刀割樣疼痛。本病對治療有效。然而,在伴發骨質疏松癥的Clay-shoveler骨折患者當中,尚缺乏治療時間與隨訪數據 。
在此病例報告中,我們將討論1例Clay-shoveler骨折患者的治療與隨訪。患者職業為行李員,且對其診斷較晚;該患者曾接受過腎臟移植手術,發生骨折時正在服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病例報告
患者39歲,男性,身高178 cm,體重72 kg,職業為賓館行李員。該患者8年前出現腎功能不全,在經過2.5年血液透析治療后,接受了左腎移植手術。患者術后每日口服8 mg甲基強的松龍,共服用3.5年。在患者入院前,經腎臟科醫師隨訪,甲強龍劑量被降至每周4 mg。
患者主訴為自入院前6個月以來、背部與頸部疼痛逐漸加重。患者無外傷史,并被診斷為2處椎旁肌痙攣。住院治療未使病情緩解,且疼痛有所加重。患者疼痛為槍擊痛,類似于電流通過頸背部的感覺。由于其職業需要負重勞動,患者表示背負重物時疼痛加劇。患者曾有夜間頸背部疼痛、以及上肢與前胸感覺異常病史。
神經系統檢查結果正常。患者在頸部運動、尤其是屈曲時,可出現頸背部疼痛。對頸背部椎體進行了X線檢查,結果顯示第7頸椎和第1胸椎棘突結構出現可疑改變(圖1),故又進行了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圖2)。CT結果顯示第7頸椎、第1與第2胸椎棘突骨折,患者被診斷為Clay-shoveler骨折,并使用頸托治療了1.5個月。由于患者曾進行過腎臟移植、并服用過皮質激素,故對其進行了全身骨密度檢查。腰椎平均T值為 -2.7,股骨頸平均T值為 -2.1。給予患者阿侖膦酸鈉口服,每日0.8 mg、口服1次。在第2個月隨訪過程中,經雙能X線吸收(DEXA)法測得腰椎平均T值恢復至 -2.6,股骨頸平均T值恢復至 -2.0。在第4個月隨訪時,上述T值分別恢復至 -2.4 和 -1.9。經過1.5個月頸托與阿侖膦酸鈉治療,患者的疼痛癥狀迅速緩解。對其又進行了12個月隨訪,患者在該過程中繼續口服甲基強的松龍(每日4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