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腦血管病的漫漫征程中,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合力推動卒中事業發展,這是一項屬于我們的事業!匯聚力量,共護健康!
——摘自中國卒中學會成立短片
[點擊查看原圖]
大會開幕式現場
在姹紫嫣紅、生機蓬勃的初夏之際,中國卒中學會第一屆學術年會攜手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1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閃亮登場。2015年6月27日上午,在王擁軍教授和David Wang教授的主持下,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點擊查看原圖]
王擁軍教授和David Wang教授主持開幕式
中國卒中學會榮譽會長王隴德院士在大會致辭中熱烈祝賀兩大會議的同時召開,他們的攜手將開啟我國腦血管病防止學術交流事業的新篇章。2015年初,中國卒中學會成立,使命是著重做好學科發展規劃,建設和培訓卒中防止專業化、規范化和高水平的醫療機構以及醫務人員隊伍,推動卒中防止醫學研究的持續進步與發展,為提高我國卒中防止水平做出積極貢獻。中國卒中學院、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腦血管病流行病學數據發布、海外華人聯盟、中國卒中獎等,都將在今天一一亮相,他們無一例外都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卒中防止事業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點擊查看原圖]
中國卒中學會榮譽會長王隴德院士致辭
中國卒中學會第一屆年會和天壇會也得到世界卒中組織的支持和參與,世界卒中組織主席Stephen Davis來到大會現場祝賀會議召開,表示能參與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卒中會議之一感到非常的高興。中國在卒中防止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為降低全球卒中負擔、長期診療卒中患者承擔了責任。
[點擊查看原圖]
世界卒中組織主席Stephen Davis致辭
在初春成立的中國卒中學會,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和動力。北京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方來英表示,我國腦卒中在臨床和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和顯著進步,衛計委愿意參與并支持將這些成果在社會中推動,圍繞著社區干預和知識傳播等開展工作。
[點擊查看原圖]
北京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致辭
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已經走過了14年,成為了國際品牌。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副院長王曉民表示第15屆又增加了新的內涵:和新誕生的中國卒中學會學術年會同時召開。中國卒中學會的成立是中國科協史上的一件空前標志性事件,開創了首個二級學科以下的僅以單純疾病成為國家一級學會的歷史。
[點擊查看原圖]
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副院長王曉民致辭北京天壇醫院院長**也表示第15屆天壇會是一個轉折點,除了兩會合一,還實現了“醫教研防”的融合,新的平臺將會給各個學科提供新的發展機會。除了關注腦血管病,“心腦同治”的概念也得以探討,兩會合一的轉折將成為我們國家卒中防止事業的一個新起點。
[點擊查看原圖]
北京天壇醫院院長**致辭
中國卒中學會的使命
2015年1月18日,中國卒中學會成立,作為中國腦血病研究與國際學術交流的平臺、中國腦血管病防止規范化平臺,中國卒中學會溝通**與學術資源,以提升腦血管病患者福祉為目標,致力于降低卒中發病率、復發率、死亡率、致殘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中國卒中學會匯聚了腦血管病防止及研究力量,廣泛開展臨床研究、機構認證、培訓及健康教育,為**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咨詢和建議。
中國卒中學會會長趙繼宗介紹說,中國卒中學會成立已在全國招募了3000余名注冊會員,到年底預計會達到兩萬。會員可享受以下福利:免費在線學習和接受培訓;參加學會會議可得到優惠;優先獲取學術期刊。第一屆青年理事會承擔了培訓青年醫生、加強科研創新的工作。第一批共有6個分會成立:介入分會、腦血流與代謝分會 、醫療質量管理和促進分會、遺傳學分會、轉化醫學分會、康復分會。6月26日,常務理事會通過將成立第2批的6個分會:新醫藥研發與評估分會、移動醫療分會、腦血管病外科治療分會、重癥腦血管病分會、卒中高危篩查和管理分會、中西醫結合分會。
[點擊查看原圖]
中國卒中學會會長趙繼宗介紹中國卒中學會
中國卒中學會還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2015年6月11-12日,中國卒中學會組織了“紅手環走進中國工程院”的活動,為400多名院士做頸動脈三維超聲檢查和健康咨詢服務。6月27日,紅手環志愿者服務團正式成立。
中國卒中學院開學啦
中國卒中學院是中國卒中學會創辦的面向腦血管領域醫師和科研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卒中學會副會長徐安定教授表示中國卒中學院內容專業而且具有多樣性,包括會議視頻、基礎培訓、專業文獻、移動查房、網絡會議、國際在線。可利用移動客戶端方便快捷學習,免費向中國卒中學會會員開放。本次大會的視頻也可以在此平臺上觀看。
[點擊查看原圖]
中國卒中學院開學典禮
中國卒中中心聯盟項目啟動
中國卒中中心聯盟(CSCA)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支持和指導,中國卒中學會主辦的中國卒中醫療質量改進項目,旨在推進我國標準卒中中心的建設,建立基于當地急救系統的接轉診模式,制定卒中規范化診療的標準操作流程,構建中國卒中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模式,開展臨床實踐教育培訓。
中國卒中學會副會長董強教授講到流程時提到,兩年進行一次中心的審核,依次進行標準制定、醫療機構申請、醫院評定、授牌、指導監督,全程進行數據的采集、管理和監督。目前已經有455家醫院申請加入中國卒中中心聯盟醫院。
中國腦血管病流行病學專項調查
過去3年來,由國家科技部、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全國腦血管病防止研究辦公室、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及中國卒中學會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腦血管病全國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已順利結束,預計今年年底這些新的數據將會得以公布。
第一屆大獎花落誰家?
為了表彰我國腦血管病領域做出積極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中國卒中學會特別設定了三個獎項。
“創新研究獎”授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施福東教授團隊,表彰其在“腦卒中的免疫機制和免疫干預”上做出的成績。在過去20年,他們針對急性卒中免疫治療進展,對免疫機制進行深刻的探索,利用免疫調節劑進行了系列臨床研究。
“中國卒中獎”授予張和教授,為了表彰其在推動中國卒中醫學的進步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張和教授是國際華人腦卒中同盟創辦人,轉化神經科學研究協會創辦人,現任羅馬琳達大學終身教授、生理系主任和腦損傷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教授提出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腦損傷的新概念,已經開始改變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臨床實踐和管理;他提出的血管神經網絡的新概念,推動了腦卒中病理生理的研究。
本屆大會最重要的“中國卒中終身成就獎”授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的饒明俐教授。饒教授獲各種科技進步獎17項,發表論文286篇,主編、主審或參編專著23部;2002年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的領導下組建了腦血管病學組;主編我國第一部《中國腦血管防止指南》,為規范我國腦血管病的防止工作打下了基礎;獲得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止工作卓越成就獎;歷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吉林省神經病學分會及東北三省神經病學協會主任委員及名譽主任委員。
聰明、智慧和才華閃耀在饒明俐教授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梯,勤奮、刻苦和嚴謹讓她攀登了醫學的高峰,治病救人和教書育人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為此,她甘愿付出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