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解讀 》內容簡介:
嚴重膿毒癥是指繼發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礙,膿毒性休克是嚴重膿毒癥合并液體復蘇不能逆轉的低血壓。每年有數百萬人發病,且發病率還在不斷增加,病死、率高于25%.與創傷、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卒中一樣,在嚴重膿毒癥發病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得到及時和適當的治療,可明顯改善預后。2004年,有11個國際組織參加的診斷和治療感染的國際專家小組首次出版了旨在提高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的國際指南。2006--2007年,上述專家又重新集聚,應用新的循證醫學的方法,重新評價臨床證據、確定推薦的強度,對2004年的指南進行修訂和增補。
《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解讀 》內容預覽:
為統一標準,在第一次委員會大會之前和第一次大會中,通過電子郵件和集中討論方式對委員會成員進行有效的GRADE方法培訓。在整個過程中,由GRADE專家組統一掌握涉及評估證據的尺度,每個小組起草的建議可通過電子郵件提交委員會大會討論。2006年1月,在舊金山的第35界重癥醫學會急危重病大會期間召開委員會會議,討論結果被納入指南草案中,并且再次討論使用電子郵件作為溝通和交換意見的工具。在2007年奧蘭多重癥醫學會會議和2007年布魯塞爾重癥監護和急診醫學國際研討會上,全體委員傳閱和認真審定了臨床證據和推薦意見,形成書面文件,并得到了上一級委員會的最后確定。再根據主席意見和委員充分討論,通過正式投票確定推薦內容和證據可信度。投票可讓委員會了解不同的觀點并有利于爭鳴討論。得到委員會及各專題小組的最后批準,確定了指南編寫的風格、形式和內容。
2004年指南的產生,包括指南產生過程和推薦的級別,是借鑒Sacker在1989年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第一次會議關于抗血栓療法應用的推薦系統。2008年指南則以GRADE系統為基礎,這是一個評價權重在臨床實踐中證據質量和推薦強度等級的結構體系。SSC指導委員會和個別專家與GRADE代表合作把GRADE體系應用于指南修訂過程中。GRADE小組成員直接或通過電子郵件參加指南委員會成員之間的所有討論以及等級確定。
點擊下載***:《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解讀 》
男女之比約2“1.無確鑿證據顯示,接觸化學物質和射線、飲食、吸煙、病感染和...[詳細]
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可分為血友病A和血友病B....[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