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內容簡介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曾于2003年制定了《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1],對提高我國AP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lo年來,隨著對AP診斷和分類標準的更新,以及國內外對該病臨床診治研究的不斷深入,有必要修訂新的AP指南,以進一步規范我國該疾病的臨床診治。
AP是指多種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繼以胰腺局部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變的疾病。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的患者臨床經過兇險,總體病死率為5%——10%.
《2013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內容預覽
一、術語和定義
根據國際AP專題研討會最新修訂的AP分級和分類系統(2012年,美國亞特蘭大)[2j,結合我國具體情況,規定有關AP術語和定義,旨在對臨床和科研工作起指導作用,并規范該領域學術用詞。
‘(一)臨床術語
1.輕度AP(mild acutepancreatitis,M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和生物化學改變,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發癥,通常在1——2周內恢復,病死率極低。
2. 中度AP(moderatelysevere acutepancreatitis,MS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和生物化學改變,伴有一過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內可自行恢復),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發癥而不存在持續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內不能自行恢復)。對于有重癥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監測各項生命 體征并持續評估[2j.
3.重度AP(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和生物化學改變,須伴有持續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續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復的呼吸系統、心血管或腎臟功能衰竭,可累及一個或多個臟器)。SAP病死率較高,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則病死率極高[3].
點擊下載***《2013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
在感染、創傷等應激狀態下,蛋白質代謝的生理平衡受到破壞,分解代謝加速,尿氮...[詳細]
消化道是維持機體營養的最符合生理的途徑,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礦物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