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喘息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喘息病因可有:
1.病毒感染所致暫時性喘息;
2.哮喘的首次發作;
3.下呼吸道感染;
4.氣道或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5.心血管/血液系統疾病等。
據一項前瞻性的出生隊列研究顯示:大約25-30%嬰兒至少發生1次喘息,到3歲時,喘息發作約有40%,絕大多數嬰幼兒期喘息并非哮喘首次發作,將來并不發展為哮喘。
為什么嬰幼兒易發生喘息?
1.氣道結構和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管腔狹小,外周阻力高;
2.氣道軟骨未發育完全,彈性差,受周圍組織壓迫后內腔易變形;
3.氣道粘膜富含血管,易腫脹、粘液分泌增多潴留致管腔狹小;
4.氣道敏感度高,對外界刺激耐受性低,易誘發氣道痙攣;
5.氣道先天發育異常所致喘息在嬰兒期即可有所表現。
嬰幼兒喘息較難鑒別取決于:
1.氣道發育不成熟,氣道生理、解剖、免疫等方面有特殊性;
2.嬰幼兒期導致喘息的疾病種類繁多,增加了鑒別診斷難度;
3.喘息性疾病的臨床自然表型尚未充分顯現,是否為哮喘需觀察;
4.對哮喘診斷有幫助的輔助檢查:肺功能、激發試驗等有限制。
在臨床上鑒別診斷嬰幼兒喘息為之后治療幫助甚大。
根據其臨床特點可診斷:
1.學齡前兒童為主(<5歲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2.4歲;
2.持續性濕性咳嗽,咳嗽以夜間明顯,體位改變后可加重(如睡下時或晨起后);
3.合并病毒感染可伴喘息、氣促;
4.全身癥狀較少見或較輕。影像學可以正常。
治療方面多為一般對癥治療,出現喘息、低氧血癥,及時吸氧、保持氣道通常,影響進食,給予營養支持,保證熱量;病因治療,如吸入性肺炎等需要氣管鏡治療;病毒感染,可以抗病毒治療;糖皮質激素可快速緩解喘息、呼吸困難癥狀,治療療程根據患兒臨床癥狀調整,吸入霧化擴張氣道比如“硫酸特布他林、異丙托溴銨”等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平喘等,加強兒童護理及養護。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