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交流 > 缺盆穴以指代針治療效果顯著

缺盆穴以指代針治療效果顯著

2018-07-26 17:19 閱讀:9212 來源:愛愛醫 作者:點*管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缺盆既是一個中醫的解剖部位,也是一個穴位名稱。作為解剖部位是指鎖骨上窩,作為穴位定位于:鎖骨上窩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本穴從古至今都認為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缺盆穴被廣泛應用于與肺、頸肩、上肢等相關疾病,療效顯著。
作者:tiedou1hao

缺盆既是一個中醫的解剖部位,也是一個穴位名稱。作為解剖部位是指鎖骨上窩,作為穴位定位于:鎖骨上窩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本穴從古至今都認為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但在缺盆穴處交會的有6條經脈、3條經別、3條經筋,經脈如大腸經(下入缺盆絡肺……從缺盆上頸);小腸經(交肩上,入缺盆);三焦經(入缺盆布膻中……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胃經(入缺盆下膈……從缺盆下乳內廉);膽經(入缺盆……其支者……合缺盆);經筋如手太陰之筋(上結缺盆);足陽明之筋(至缺盆而結);足太陽之筋(入腋下,上出缺盆……其支者出缺盆);手太陰之正(散之大腸,上出缺盆);手陽明之正(出缺盆合于陽明也);手少陽之正(別于巔,下走三焦)[1]。從上得知,有7條經脈(手太陰肺經、手足之三陽經)的經氣通達缺盆,故也可認為是交會穴。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缺盆穴被廣泛應用于與肺、頸肩、上肢等相關疾病,療效顯著。

1治療方法

1.1取穴

缺盆定位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天突穴旁開4寸處)。并根據各病癥的不同,隨癥配穴。

1.2針法

選取0.25mm×40mm一次性針灸針。采取仰臥位,穴位定位一定要準確。如果太靠內側,針尖可刺中肺尖,引起氣胸。如果太靠近鎖骨,可刺中鎖骨下動、靜脈,或腋動、靜脈,引起出血。**方向可選①向背后方直刺:該方向**較安全,無引起危險的重要結構。②向下外方(≥45度)**:該方向也較安全,但**過深,也有刺中肺的可能性。一般**深度為15~30mm,根據患者個體差異決定深淺,38.34mm是平均的危險深度,如果是瘦小之人和小兒,其危險深度還要小,中等胖瘦之人向下直刺控制在26.83mm之內是較安全的深度[2]。對該穴的**深度,古人一般認為是三分。《針灸甲乙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逆息”。手法采用小幅度提插捻轉,使患者有觸電感麻到手指或肩背部麻脹感,不留針。配穴施以常規**。

1.3指壓法

取坐位,頭端正,眼前視,取缺盆穴(足陽明胃經,位于鎖骨之中點,天突穴旁開4寸處),站于患者前面或背后處,用雙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或指甲緣,同時按壓兩鎖骨上窩之中點,按壓力靠近鎖骨上緣內側面朝下按壓,指壓力由輕到重,逐漸加壓,力量由小到大以使患者感到酸、麻、脹痛為度,按壓時間數秒。如果一次按壓效果不滿意,需調正指壓力或穴位位置再次進行治療。

2臨床驗案

2.1頑固性呃逆

患者45歲,男,貨車司機,進食后呃逆5天,患者5天前在遠途運輸后,旅途勞累,暴飲暴食后出現呃逆不絕,自行休息后未見緩解。口服奧美拉唑及肌注胃復安后癥狀緩解不明顯。后經他人介紹遂來我處就診。患者取坐位,頭端正,眼前視,取缺盆穴(足陽明胃經,位于鎖骨之中點,天突穴旁開4寸處),站于患者前面或背后處,用雙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或指甲緣,同時按壓兩鎖骨上窩之中點,按壓力靠近鎖骨上緣內側面朝下按壓,指壓力由輕到重,逐漸加壓,力量由小到大以使患者感到酸、麻、脹痛為度,按壓時間數秒。一診后呃逆停止,隨訪半月未見復發。

2.2神經根型頸椎病

患者女,**文職人員,長期伏案工作。主訴:頸肩背部疼痛伴右上肢放射性痛麻1月,加重1周。查體:神清,精神可,體型中等,查體合作。心肺腹陰性,頸肩背部肌肉緊張,C2-7椎旁壓痛,臂叢牽拉試驗(+),頸椎DR示:退行性變,生理曲度變直。操作:首先刺缺盆穴,使患者觸電感麻到手指,不留針。然后,**取穴C4-7夾脊(雙側)、肩井(雙)、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手三里、外關、均患側、后溪(雙)……。**方法:1.5寸毫針,穴位常規消毒,夾脊穴向督脈方向呈45°斜刺,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等平刺,其余穴直刺,留針半小時。一診恢復大半,上肢麻木明顯緩解。二診操作同上,癥狀基本治愈。隨訪半年,未在復發。

3討論

缺盆位置特殊,是一個易引起意外的危險穴位。《素問·刺禁論》:“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由此可見,古人已知**缺盆穴太深,會致肺氣泄,可使人喘息咳逆,引起危險。現代解剖學發現其深層有腋動脈和腋靜脈、壁胸膜、肺尖,容易發生危險,故應在熟悉其局部解剖的基礎上進行**治療,審慎進針,避免傷及動靜脈、肺,以防造成事故。也正是因為這種危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穴位的使用與發展。我認為以指代針是很好的解決辦法,也是**的必要補充。

參考文獻:
[1]于天源.論缺盆經脈交會及其臨床意義[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22(4):77-78.
[2]張建華,余安勝,趙英俠.缺盆穴的解剖結構和**深度[J].中國針灸,2001,21(8):493-494
[3]嚴振國,張建華.危險穴位**深度與角度研究[J].中國針灸.2004(11)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平陆县| 肇源县| 保康县| 迁安市| 淳安县| 苍梧县| 那曲县| 武义县| 鹤峰县| 长武县| 搜索| 丹阳市| 娱乐| 屯留县| 上虞市| 淮北市| 屏边| 措美县| 汪清县| 苍梧县| 象州县| 古交市| 大田县| 溧水县| 从化市| 隆德县| 长子县| 广灵县| 沁源县| 葵青区| 平顺县| 维西| 桓仁| 根河市| 亳州市| 邹平县| 嘉峪关市| 宝山区| 通海县|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