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氣憤!無良醫生竟把飲料當成進口嬰兒藥
2016-12-26 21:34
閱讀:3529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近日,醫藥雙方互相勾結吃回扣的消息一經曝光即鋪天蓋地,甚囂塵上,激起公眾極大憤慨。12月23日,更為出格的事情發生了,某媒體暗訪報道了通州區某預防保健中心一名蘇姓醫生,為牟取暴利,竟然開出“飲料”的藥方給貧血患兒,聲稱是一種“進口補鐵藥”,這種不顧患者生命安全的醫生,不配做醫生,應予以嚴懲!
近日,醫藥雙方互相勾結吃回扣的消息一經曝光即鋪天蓋地,甚囂塵上,激起公眾極大憤慨。12月23日,更為出格的事情發生了,某媒體暗訪報道了通州區某預防保健中心一名蘇姓醫生,為牟取暴利,竟然開出“飲料”的藥方給貧血患兒,聲稱是一種“進口補鐵藥”,這種不顧患者生命安全的醫生,不配做醫生,應予以嚴懲!
26日上午,據院方透露,涉事醫生已被醫院方面停職。主管部門還將調查該醫生是否與藥店存在利益關系。此外,中心將開展全面自查自糾,梳理監管漏洞,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事件回放:近日,家住通州的市民付女士向媒體反應,她家半歲的小孫子在通州區某預防保健中心體檢時查出貧血,一位醫生給開了一種進口補鐵藥,三盒花費500多元。她回家以后發現,藥上竟然標著“飲料”字樣。
通過在該預防保健中心暗訪調查發現,該中心保健科一名蘇姓醫生得知孩子檢查出貧血時,就會開出這種價格不菲的“進口藥”。而且此藥并非在該保健中心藥房購買,而是要到附近的一家藥店才能買到。蘇姓醫生口中的“藥”,其實并非藥品,也不是保健品,而是一種飲料。
預防保健中心對外回應稱,該中心沒有這款藥品,推薦患者家屬到外面藥店購買藥品或保健品,應當屬于醫生個人行為。他們將進一步核實,一旦發現內外勾結,將嚴肅查處。
負責人表示,當地衛生服務中心接到***以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小組,責成主管副書記牽頭,對預防保健中心及涉事人員開展調查。
經初步調查,預防保健中心涉事醫生在工作中推薦家長到中心外購買“艾兒鐵”產品情況屬實;在推薦過程中存在違反國家有關《處方管理辦法》的情節;對涉事醫生與涉事藥店是否存在經濟利益關系開展調查。
初步處理意見為暫停涉事醫生工作,責成其作出深刻的書面檢查;根據最終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此次事件,中心將開展全面的自查自糾,梳理監管漏洞,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堅決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甘女士表示,預防保健中心涉事醫生正在停職接受處理,主管部門還將調查該醫生是否涉及其他問題。
甘女士說,預防保健中心涉事醫生所開的“處方”并未蓋公章,屬于個人私自“推薦”行為。涉事的蘇醫生本人是一名40多歲的醫生,有正規資質,執業20年左右,以前并沒有任何不良行為。他對此的解釋是,4至6個月的孩子,處在一個快速生長期,此時母乳減少或者部分營養元素難以跟上身體需要,容易存在缺鐵等現象,造成牙齒等發育不好,此時為孩子補充輔助食品就顯得很有必要。于是,蘇醫生就向家長推薦這種名為“艾兒鐵”的輔助食品。
作為醫生,就應該開具正規處方,不管是在大醫院還是保健中心,這才對得起醫生兩個字的頭銜稱呼,尤其是此事件的患者才只有半歲,把這種飲料型的食品當做藥品來服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不可想象。這種罔顧患者生命安全的無良醫生,不可姑息,而這種背后可能存在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網,更是應該一舉打掉,關鍵還是體制問題。長期以來,醫藥不分家、診療費畸低的體制,就在明里暗里鼓勵醫生“以藥養醫”,而那些堅守醫德、拒絕同流合污的醫生,明擺著會“吃虧”。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