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高血壓預示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升高。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通常表現為非杓型血壓,提示臨床預后不良。而在臨床實踐中,患者常常早上服用降壓藥物。如果改變降壓藥的服用時間,能否改善血壓控制呢?意大利Naples Federico II大學的Maria Leonarda De Rosa等探討了睡前服用降壓藥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非杓型血壓的控制效果。
研究者納入了58例連續非杓型或清晨高血壓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探討了改變降壓藥服藥時間對血壓水平的影響,評價6周時血壓相對基線的變化情況。研究者將患者的降壓藥物(除利尿劑外)的服用時間由早晨改為晚上,藥物及劑量保持不變。另有28例相同特征的患者作為平行對照組,降壓藥服用時間不做改變。
試驗組中57%為女性,平均年齡為65.7 ± 8.4歲;平均服用4 ± 0.7個降壓藥物,88%的人清晨服藥。基線時日間和夜間動態血壓平均值分別為142.4 ± 11.2/82.4 ± 10.1和143.4 ± 12/79 ± 7.9.改變服藥時間后,日間和夜間動態血壓平均值分別為141.3 ± 9.8/81.0 ± 8.9和134.9 ± 11.9/71.9 ± 10(收縮壓P = 0.005,舒張壓P =0.04),17%的患者恢復到正常的晝夜節律。而對照組血壓模式無明顯變化。
上述數據提示,非杓型血壓或清晨高血壓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改為晚上服可以改善血壓控制。
編譯自:Chronotherapy in hypertension: a pill at night makes things right? ASH2015. April 2015 Volume 9, Issue 4, Supplement, Page e20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