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用拉帕替尼和/或曲妥單抗最優化新輔助治療(NeoALLTO)乳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中,研究者評估了應用拉帕替尼后出現皮疹、腹瀉和肝功損害的情況,以及這些不良反應與年齡和病理完全緩解(pCR)的關系。研究結果發表于近期的《臨床腫瘤學》(JCO)雜志上。
研究詳情:
HER2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被隨機分配到接受拉帕替尼治療組(A組)、接受曲妥單抗治療組(B組)或接受拉帕替尼和曲妥單抗聯合治療組(C組)。這些患者在外科手術前先接受以上藥物治療6周,然后聯合紫杉醇治療12周。
根據患者的年齡(以50歲為界限)對各組中不良反應的發生頻率、時間以及其與pCR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根據年齡、激素受體、腫瘤大小、淋巴結情況、計劃乳腺手術情況、拉帕替尼治療療程完成情況、治療分組情況進行校正做邏輯回歸分析。
具體結果:
隨機分配到A組和C組的患者符合條件(n=306)。年輕的患者(≤50歲)皮疹的發生率(74.4%)比年老的患者皮疹的發生率(47.9%)顯著增高(P<0.0001)。腹瀉和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分別為78.8%和41.2%,其發生率、嚴重程度、開始時間與年齡無關。
早期皮疹(在應用紫杉醇前)與高幾率的pCR相關,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患者(OR=3.76;95%CI1.69-8.34),而較少發生于50歲以下的患者(OR=0.92;95%CI0.45-1.88;P=0.01)。pCR與腹瀉或肝損害無明顯相關性。
研究結果表明:拉帕替尼相關性皮疹的發生頻率很大程度取決于患者的年齡。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