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間媒體披露,南非金山大學(又譯為“維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兩名科學家在研究艾滋疫苗領域取得突破,他們研制的新疫苗在兔子體內已經見效,今后他們計劃在猴子體內乃至人體進行試驗。
這兩名科學家是病毒學家瑪莉亞·帕帕坦納索普洛斯與病理學教授彭妮·摩爾,他們將于下周在金山大學做報告,介紹幾項已經獲得國際認可的研究成果。
在接受南非《泰晤士報》的采訪時,帕帕坦納索普洛斯指出,雖然通過避孕套和男性包皮環切術可以阻止一些艾滋病毒的感染,但是僅在南非,每天就有1000人新感染艾滋病毒。“這也是我們需要艾滋疫苗的原因,”她說。
自從30多年前艾滋病被發現已來,各國科學家一直在嘗試研制出有效的防艾藥物,并推出了218種疫苗,但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
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中,有兩項技術至關重要。其中一個重要的技術是科學家需要在人體制造出廣泛中和抗體。廣泛中和抗體可以抑制一切病毒,目前已經有個別病毒感染者產生了這種抗體,并在三年內可以抑制病毒侵襲。
摩爾參與的一項研究去年取得突破,兩名女研究對象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并產生了這種特別的抗體。她解釋說:“如果我們通過疫苗給人體以正確的指令,人體就可以產生這種抗體。”
艾滋疫苗研究的第二項重要技術就是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指導”人體如何產生廣泛中和抗體。“這是一種我們不得不在試驗室中制造出的最復雜的蛋白,僅僅為得到其清晰的圖像,就花費了科學家們30年的時間。”帕帕坦納索普洛斯說。
據介紹,帕帕坦納索普洛斯今年在這個領域取得了眾多科學家夢寐以求的進展。她把研制出的疫苗注射到兔子體內,讓人振奮的是,這在兔子體內產生了正確的廣泛中和抗體,可以有效抑制所有的病毒。
帕帕坦納索普洛斯希望明年將疫苗注射進猴子的體內,以檢測是否可以繼續產生廣泛中和抗體。如果疫苗在猴子身上依然有效,她將考慮進一步在人體進行試驗。
艾滋病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