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促使癌細胞擴散的“幫兇”基因,如果用藥物抑制這個基因的作用,癌細胞將不易擴散。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將有助于提高癌癥治療水平。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致癌基因》(Oncogene)雜志上報告說,通常在某部位組織出現癌變后,人體內會有一種天然物質來控制癌細胞不讓其擴散,但名為WWP2的基因會減弱這種天然物質的功效,幫助癌細胞擴散。研究人員在試管試驗中發現,如果用藥物抑制這一基因的作用,癌細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發部位。
領導研究的安德魯·錢特里說,在癌癥后期,癌細胞會大量轉移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種擴散是最難控制的。如果能將癌細胞控制在原發部位,將可使手術介入等治療更加有效。
他說,接下來的工作是在本次研究基礎上開發出可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這種藥物也許能在10年內問世。這將是新一代抗癌藥物。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