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病例:患兒因上呼吸道感染,靜脈滴注頭孢拉定1.0g,約3h后,患兒小便才呈紅色,無其他不適。尿常規示:潛血呈(++++),紅細胞滿視野,停用頭孢拉定,給予維生素C、氨甲苯酸靜脈推注,口服波尼松、卡巴克洛,3日后,尿常規恢復正常。
用藥分析:本例屬藥物選擇不當。本病例未充分考慮特殊人群(特別是兒童)應謹慎用或在監測下使用,存在選擇不當問題。使用本品可能導致血尿,兒童是發病的易感人群,兒童患者應用本品應謹慎并在監測下用藥。
頭孢拉定為第一代半合成頭孢菌素,有一定的腎毒性。該藥在體內基本不被代謝,90%以上都是以原形藥由尿排泄,口服頭孢拉定0.5g,其尿峰哦了濃度為2000mg/L,血藥濃度為16mg/L。靜脈給藥時,腎臟更易聚集高濃度的頭孢拉定從而改變腎小球通透性或析出結晶損傷腎毛細血管導致血尿。另外,本品進入體內后主要集中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和腎間質組織,大劑量應用時尿液濃度過高,可引起近曲小管壞死和急性腎衰。頭孢菌素類藥物腎毒性通常表現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腎功能減退。其腎損害于停藥后一般可以逆轉。
2、患者,男性,14歲,因扁桃體炎就診,給予復方氨基比林1支肌內注射,并順次靜脈滴注三組液體,分別是甲硝唑100ml,利巴韋林1.0g、阿米卡星 0.4g、0.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頭孢派酮舒巴坦鈉3.0g、地塞米松5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在輸注第三組液體約 5min時,患者出現胸悶、胸痛、四肢痙攣、口唇發紺、昏迷。立即停藥,給予吸氧、肌內注射腎上腺素、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和地塞米松,癥狀無明顯改善,繼 續搶救無效,患者死亡。
用藥分析:本例屬配伍禁忌用藥。多數生產企業的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說明書[藥物互相作用]項中指出:“本品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之間有物理性配伍禁忌”、“本品與啊卡米星、慶大霉素、卡那霉素B、多西環素、氯酯醒、阿馬靈、苯海拉明、門冬酸鉀鎂不能混合以免發生沉淀”、“本品與安太樂、普魯卡因胺、氨茶堿、丙氯拉嗪、細胞色素C、鎮痛新、抑肽酶混合后6小時發生外觀變化”、“本品與酸制劑、含胺、胺堿制劑配合發生沉淀”。本例仍存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上述藥品合并用藥時使用同一輸液器滴注,且中間無其他液體間隔的情況。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