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防止專家共識》內容簡介:
我國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患病率雖尚低于多數西方國家,但呈上升趨勢,而且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的肥胖和代謝綜合征(MS)已逐漸成為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問題。但全社會特別是兒科醫生對此認識不足,認為血脂異常、CVD是成人疾病,因此提高認識,必須全社會關注我國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防止。2009年,《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防止專家共識》應運而生。
《2009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防止專家共識》內容預覽:
要確定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診斷標準,首先需了解血脂“正常”水平,研究表明各國兒童青少年血脂“正常”水平尚無定論,與民族、生活方式、年齡、性別及測定時間等有關。
美國國民健康及營養調查(NHANES)表明總膽固醇(TC)生后7 d內迅速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相應上升,4——19歲的TC均值為4.27 mmol/L,9——11歲達峰值(4.43 mmol/L),青春期減少,然后逐漸增加。甘油三酯(TG)水平受飲食影響,1歲內嬰兒只能做到哺乳后3——4 h取血,故測得TG值明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在生后7 d內較臍帶血低,1歲升至1.06 mmol/L,學齡前上升超過成人水平。女童較男童的TC及LDL-C水平高,青春期后女童的HDL-C水平較男童高,黑人兒童的TC水平和HDL-C水平較高。
研究表明,2歲以后血脂水平比較穩定,因此1992年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專家委員會制定了2歲以上兒童血脂異常診斷標準,但最初的焦點在高LDL-C,沒有關注其他脂蛋白的異常,如HDL-C水平降低或TG增高,這是與肥胖和MS有關的更常見脂代謝異常。血漿TG增高是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血漿HDL-C水平與AS發生率呈負相關,HDL-C每升高0.39 mmol/L,則CHD危險性降低2%——3%,而低HDL血癥時AS的危險性增加。1970年日本各地測定兒童血脂含量,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日本兒童血脂異常診斷標準。
點擊下載***:《2009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防止專家共識》
嚴重顱腦損傷病人多存在神志異常、昏迷、躁動等,使之不能正常飲食,并給鼻飼置...[詳細]
鑒于顱腦損傷后病人的特點,胃腸外營養常被選作早期營養支持的手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