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
2013-11-25 21:38
閱讀:4519
來源:愛愛醫
作者:江*
責任編輯:江帆
[導讀]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是近十年來內分泌學界和圍產醫學界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其起因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荷蘭學者Vulsma等…首次發現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和無甲狀腺新生兒的臍帶血中存在甲狀腺激素,從而推翻了母體甲狀腺激素不能通過胎盤的傳統觀點。
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目 錄
一、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參考值
二、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四、低甲狀腺素血癥
五、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
六、產后甲狀腺炎
七、妊娠期甲狀腺毒癥
八、碘缺乏
九、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
十、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十一、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篩查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是近十年來內分泌學界和圍產醫學界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其起因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荷蘭學者Vulsma等…首次發現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和無甲狀腺新生兒的臍帶血中存在甲狀腺激素,從而推翻了母體甲狀腺激素不能通過胎盤的傳統觀點。西班牙學者E”obarGM系統地證實了母體甲狀腺激素在胎兒腦發育第一期(妊娠1.20周)的重要作用,進而引發了多個學科對母體甲狀腺激素與胎兒腦發育關系的強烈興趣。特別是美國學者Haddow等舊1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關于母體亞臨床甲狀腺激素缺乏與后代神經智力發育的l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使這個領域的研究迅速成為多個學科矚目的熱點。
進入21世紀以來,妊娠與甲狀腺疾病方面的研究急劇增加,十余個大樣本的臨床試驗陸續發表,內分泌學、圍產醫學、神經學、兒科學、營養學、地方病學等多個學科參與了這個領域的研究。2007年,美國內分泌學會(TES)聯合4個國際甲狀腺學會和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AACE)頒布了《妊娠和產后甲狀腺功能異常的處理:內分泌學會I臨床實踐指南》川。美國甲狀腺學會(ATA)在2011年***頒布了《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斷和處理: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南》
我國學者積極參與妊娠與甲狀腺疾病的研究.在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篩查、妊娠期特異甲狀腺指標參考值、甲狀腺疾病與妊娠并發癥、母體亞臨床甲狀腺激素缺乏、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陽性與后代神經智力發育等方面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獲得了我國自己的寶貴資料。
為了滿足臨床和婦幼保健工作的需要。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決定聯合編撰中國《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但是,由于國內的研究資料有限,特別是缺乏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RCT)的研究證據,本指南以ATA最近頒布的2011年《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斷和處理: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南》為藍本,遵循“立足國情,循證為本,求新求實,資源共享”的原則.加入我國學者的研究內容,結合我國臨床工作和婦幼保健工作的實際情況編撰本指南。所以本指南推薦的許多觀點只是初步認識,需要更多、更有力的循證醫學的證據支持。根據國際權威學術組織對指南的更新,我們將不定期修訂本指南的內容,使本指南保持其先進性和實用性。本指南采取問題條款和推薦條款并進的模式。推薦條款是對目前學術界已經公認或者接近公認的意見總結,并給出推薦強度;問題條款是對推薦條款的解釋和闡述。本指南推薦的條款根據循證醫學的強度分為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