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自由執業之路再披荊棘。
兩個月前備受矚目的深圳醫師多點自由執業方案目前已被確認“夭折”.允許中級以上職稱醫師繞過所屬醫院審批,僅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網站上備案即可多點執業,深圳這一方案曾被賦予打破醫生“單位人”桎梏,使其走向自由執業破題之舉。
截至記者發稿,尚無任何層級官方,對這一試點方案意外叫停原因作出說明,但種種跡象表明,深圳此番撤回試點方案申請可能是授意于國家衛計委。另有跡象表明,國家衛計委依然在為實現醫師多點執業尋求全國性的解決方案。
蹊蹺大逆轉
“今天(9月23日)早上看報紙才知道方案被撤回來了。”深圳兩家大型公立醫院管理人員不約而同地向記者表示。對他們來說,方案的夭折和其兩個月的面世一樣突然。
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廳主管醫改副廳長廖新波及深圳衛人委方面確認,深圳約在一個月前派人前往省衛生廳悄然撤回了申請。
對此,廖新波也頗感意外。他透露,深圳撤回申請是在廣東省正式批準文件下發之前。他認為,深圳此次臨陣退縮,不是明智之舉。
深圳為何要這樣做?截至記者發稿,深圳衛計委并沒有做出官方回應。但知情人士說,“你問部里吧”,把壓力來源指向了國家衛計委。
7月中旬,陸續有媒體曝出,深圳擬推行較大尺度的醫生多點自由執業試點方案。7月20日前后,恰逢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帶隊在廣東調研。
7月23日,深圳衛計委召開新聞通氣會,正式通報已經上報廣東省廳的《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的實施細則》。通氣會上,深圳衛計委醫政處處長廖慶偉透露,因為媒體大篇幅報道,該方案引發李斌一行關注,并進行了討論。
通報會上,深圳方面對這一方案獲批信心十足。顯然,當時深圳衛計委并沒有收到深圳市**及有關部門,以及廣東省和國家衛計委方面對這一試點方案的反對意見。
廖慶偉透露,當時國家衛計委已經通知深圳,7月底將在深圳召開一個關于醫生多點執業的閉門討論會,研究出臺全國性的醫生多點執業政策。
然而,不知何故,這次會議后來沒有在深圳召開。記者昨日從深圳市衛計委相關人士處獲得的消息顯示,會議最終改在了武漢。據了解,湖北省也是開展多點執業的試點地區,但試點兩年來,醫師主動申請受聘到2個以上醫療機構行醫的,暫時沒有。
全國最寬松醫師多點執業方案
武漢的困境是全國試點醫師多點執業面臨的普遍難題。深圳作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多點執業試點城市,過去三年多的實踐也不盡如人意。
難題首先來自于制度約束。《衛計委關于醫師多點執業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醫師受聘到其他醫療機構執業,應當經所在單位和相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好醫生集中的大型公立醫院人滿為患,哪個院長愿意自己醫院的醫生分散精力到別的醫院執業,醫療風險又由誰承擔?”深圳一家三甲醫院管理人員說。
深圳此番想要試點的方案希望沖破的就是這種阻力。試點方案中規定,深圳中級以上的注冊醫師想要多點執業不再需經醫院和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直接網上備案即可,且只要是在深圳市內,執業點數量不限。
此外,為了保證政策落實,試點方案要求各醫院在不得阻礙醫生多點執業的前提下,于今年9月之前出臺方案,落實政策。
雖然強調醫院并沒有明確反對這一試點方案,但前述醫院管理人員質疑說,“這不是相當于給醫院拆了個臺,又要讓醫院自己補嗎?”
截至記者發稿,國家衛計委尚未對此事發表說明。但記者注意到,在今年7月30日,也就是深圳有意撤回試點方案審批前后,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專門就多點執業發表意見。
在這份意見中,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雖然表示鼓勵和關注各試點地區積極探索,但強調:
“開展醫師多地點執業試點工作,必須在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整體框架下,立足基本國情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穩妥有序地實施,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并對醫師的執業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這表明,國家衛計委一方面繼續敞開多點執業探索之門,一方面又擔心地方“步子邁得太大”.
深圳此番撤回試點方案,且無重啟時間表。但結合此前李斌一行在深圳調研時透露的信息,醫師多點執業仍然有希望獲得全國性的政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