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也將進行家庭醫生試點,向市民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等多種服務,家庭醫生為團隊形式,暫定每600戶家庭1個家庭醫生團隊 。
10區縣試點 成都人將有家庭醫生
服務重點家庭醫生以家庭健康保健服務為主要任務,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
服務人群按照暫定實施方案,試點各區縣可根據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能力,以殘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
服務目標力爭3—5年內,讓社區責任醫生簽約每個常住居民家庭,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到社區”的分級就診新格局。
家庭醫生團隊
成都市民也將有自己的家庭醫生了。今年內,成都市青羊區等10個區縣開始試點實行家庭醫生制度,向市民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等多種服務,逐步建立起涵蓋每個人整個生命周期的連續***模式。
昨日下午,2011年成都市衛生工作會召開,會上公布,今年成都市將試點實行家庭醫生制度。
試點區域
青羊區等10區縣先行選擇機構試點
昨日的成都市衛生工作會會議材料中,包括一份《成都市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試點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這份暫定的實施方案中,2011年家庭醫生制度擬選擇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龍泉驛區、溫江區、郫縣、新津縣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公立醫院先行試點,每個試點區縣可全面開展或選擇幾個條件較好的機構試點實施。2012年,試點區縣要完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并在各區縣擴大實施,逐步在全市推廣。2013年在全市建立比較完善的家庭醫生制度。
成都市衛生局局長楊小廣表示,實施家庭醫生制度將是一個逐步推廣的過程,前期主要覆蓋成都戶籍人口,然后推廣至常住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
每600戶家庭1個家庭醫生團隊
按照暫定實施方案,試點后按轄區常住人口每600戶家庭配置一個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團隊由1名全科醫生、1名社區護士、1名公共衛生人員組成。
試點各區縣可根據當地居民的需求和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能力,提供相適應的個性化服務,按規定建立有償契約,實施惠民和便民服務,以殘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逐步實現全覆蓋。
楊小廣在會上說,家庭醫生以家庭健康保健服務為主要任務,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將逐步建立起涵蓋每個人整個生命周期的連續***模式。
家庭醫生團隊全科醫生主要負責診療、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咨詢服務,社區護士負責健康信息采集和預約服務,公共衛生人員則在全科醫生的指導下,開展公共衛生服務。
按照實施方案,成都市將力爭3—5年內,讓社區責任醫生簽約每個常住居民家庭,并逐步實行家庭醫生首診制,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到社區”的分級就診新格局。
制度背景
慢性病發病率上升醫療服務需走向家庭
截至2010年底,全市衛生機構達4245個,其中三級醫院數量為20個,出行15分鐘健康圈已經形成。衛生人員達到11.2萬人,較2005年增長55%,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05人、每千人口床位達到6.05張。
同時伴隨人群結構改變,成都市的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也發生較大變化,60歲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7.68%以上,慢性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死亡占總死亡的80%以上。
成都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新醫改提出醫療服務要走向家庭,基層衛生的服務模式也要隨著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探索實行家庭醫生服務新模式已勢在必行。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