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家住安徽的張女士洗澡時無意間發現自己的腰部長了3個綠豆大小的紅斑,還有些瘙癢,很快開始腐爛,不想經過多方輾轉治療,卻是得了非常罕見的胰高血糖素瘤。
腰上紅斑吃藥沒效果
張女士的先生說,兩年前妻子身體非常好,什么疾病也沒有,還能下地干農活,但是自從發現腰上長了這個小紅斑后,漸漸地紅斑的面積越來越大,而且長紅斑的地方非常癢,妻子就不停地抓撓,隨后皮膚開始潰爛。在當地和南京其他醫院看了很多次,有的醫生說是“濕疹”,有的醫生懷疑是“天胞瘡”,用了很多藥物,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但是仍不見效果。
很快張女士的腰背部、胸腹、頸部、四肢、臉面部的皮膚都開始發生潰爛的情況。當地醫院表示張女士的病情十分復雜,并且出現了嚴重的低蛋白血癥,有生命危險,建議她轉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醫。
發病率僅為1/2000萬
通過CT檢查,發現張女士的胰腺尾部有低密度占位,反復多次監測患者的胰高血糖素,發現張女士的胰高血糖素值竟然高達1600pg/L(正常值為50-100pg/ml)。由此,省人民醫院膽胰外科專家考慮張女士所患的是非常罕見的胰高血糖素瘤,發病率非常低,僅為1/2000萬。
考慮到張女士的基礎狀況非常差,耐受不了創傷很大的手術,所以最好能在盡量不切除其他臟器尤其是脾臟的基礎上為其實施手術切除。對此,普外科苗毅主任、錢祝銀主任和其他科室專家一起反復商議,決定為張女士實施“保留脾臟的胰體尾部切除”手術。經過近4個小時的努力,張女士胰腺尾部一個乒乓球大小的腫瘤被成功地切除。
省人醫治過4例患者
術后第二天,奇跡逐步開始在張女士身上出現。血糖值在正常范圍之內了,原來破損的皮膚創面開始慢慢地愈合,瘙癢和疼痛的感覺也逐漸消失。到張女士出院時,全身的皮膚破損已經完全結痂愈合,而且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張女士一家非常高興。
省人民醫院普外科錢祝銀主任表示,張女士所患的這種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在該院歷史上,共收治過4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在全國屬于最大病例組之一。以前由于手術技術的局限,手術創傷都很大,需要實施包括胰十二指腸切除或胰腺體尾部脾臟切除術。張女士能成功地戰勝病魔,很快地康復,這和手術中的保留脾臟還是有很大關聯的。脾臟雖小但它是很重要的免疫器官,它可以幫助患者加強抗感染的能力,所以不“濫殺”無辜臟器也是手術獲得成功的基礎之一。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